如果要虚构(huche)出一个世界,那就将虚构(huche)进行到底吧。
当然,这里所说的能按标准流程来生产的小说,指的就不是像莫言的《蛙》、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之类的小说。这些小说都被作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它们当然是无法按照标准流程来批量生产的。
能用标准流程来生产的小说,指的是那些看似有一定的说教意义,并且其人物与情节都被这些说教意义架空了的短篇(或者说“微型”)小说。对,我说的就是我们高中时,在考场上为了应付某个作文题而写的小说。
高中时代的作文,往往都是命题作文,而且命题方还要求我们在作文中表达一定的“立意”,也就是说,你的作文必须具有某种“主旨”;具体来说,就是你必须在作文中表达某种情感或讲述某个道理。
如果要通过写小说来彰显命题方所要求的的“主旨”,很多同学往往就喜欢由作文的题目来敲定作文的“立意”,然后再由作文的“立意”来反推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比方说,像《尝试》这个作文题,有的同学会给它一个“大胆尝试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样的立意。然后,根据这个立意,这些同学就会在写作小说之前,先刻画一个“什么都不敢尝试”的人物形象。然后再根据这个人物形象来制造情节。
所谓的“情节”,无非是包括“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这四块内容。当小说最终的目的是要彰显“大胆尝试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这一个主旨时,小说的情节在“结果”的时候,必须是主人公因为“大胆尝试”而收获了某种“成功”。那么,由这样一个“结果”去反推情节的开始,也就是“起因”时,这个被刻画出来的胆小的人物必定是因为处处不敢尝试而吃尽了苦头。胆小的主人公渴望着成功,却又怯于尝试。那么,当情节推进至“经过”这一块内容时,主人公必须愈发地怯于尝试,并因此而愈发地吃尽了苦头。也就是说,主人公必须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愈演愈烈,直至这种错误已达不可收拾的境地,这时,故事的“高潮”也就来临了。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情节必须发生某种“物极必反”式的逆转,而这一逆转的发生,往往也跟我们需要去彰显的小说主旨有关。比方说,主人公因为不敢尝试而吃尽了苦头,最后终于在某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因为读到了某本书中的某一句话而突然顿悟!这本书上的这句话是这样写的——“大胆尝试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是的,在学生时代的作文中,我们需要处处去彰显文章的主旨。终于,在这句话的激励与内心的顿悟下,主人公学会了大胆尝试,并因为这一改变而大获人生中的各种成功!而故事,也就迎来了它的happy ending,走向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一个回合的情节就此宣告终结,而一篇800字的作文如果以小说的形式来写,也就只容纳得下一个回合的情节。
总结一下,就是:根据作文所要表达的“立意”来敲定故事的“结局”,再由结局倒推故事的开头。而故事的“经过”就是某种错误方向的持续发展,这一错误方向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故事在“高潮”中迎来了逆转,主人公突然在某种力量的启示下做出了一个漂亮的转身,并从此踏上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最后,主人公在正确的方向中走向了成功。
比如说,小说所要表达的立意是“学会珍惜”,那么,主人公在故事的结局中必定已学会了珍惜。那么,由这一结局倒推故事的开头,主人公必定是不懂珍惜的一个人。在故事的“经过”中,主人公越来越不懂得珍惜了,也就是说,主人公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然后,由于某本书上的某句话,或某个德高望重的人的某次说教,主人公突然顿悟了,开始学会珍惜了,故事逆转,主人公踏上了正确的方向。最后的结果,是主人公在正确的方向——学会珍惜——中走向了成功。
命题式的短篇小说,基本上都能靠这种套路来批量生产。我在高中的时候曾看着某位同班同学凭借这样的套路生产了好多篇高分作文。当然,前提是他早就把这一套路用“活泛”了。(未经训练,不得模仿。)
这样生产出来的小说,已不再以“塑造人物性格”为己任,而致力于突出某种看似具有说教意义的“主旨”。看似高深实则空洞,当然,本文并无意于批判中国现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