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和说的修行》读书笔记
第一章 心理咨询技能的概述
第一节 心理咨询技能的基本框架
学习输入/写作输出/以教代学/知行合一
本节概述
这一节是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心理咨询技能的一个基本框架。我来介绍一下主要的意思。
简单来说呢,就是我们平时和人沟通的时候,一般只弄懂了别人意思的1/3或者更少。而我们却以为已经全部领会别人的意思了,所以按照这个基础去沟通,一般效果都是惨不忍睹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人。虽然大家都是人,但你未必真正了解自己哦。
经常听说的一个说法是人分为身心灵,是吧。在心理学里面,一般把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就是认知、情绪、意志。这个和俗称的身心灵其实是一一对应的。
认知就是对一件事情的了解,主要是脑子的功能。
情绪就是喜怒哀惧,其实也是大脑里面杏仁核和海马体主管的。但是一般俗称是心里的感觉。(而且最新的三脑学说已经证明心脏和腹部其实也是有神经元的。人其实有头脑、心脑、腹脑三个脑,这个下回有空再给大家专门介绍,挺有意思的。可以参考《三脑教练》这本书。)
意志就是一个人要去做某事的倾向,还有一些行动也包含在里面了。
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普通人,一般交流的时候只会动脑子(有的连脑子也懒得动),所以一般只能接受别人语言里的意思。这个一般都是认知方面的信息。
至于别人的情绪和意志其实是很容易忽略的,但是这两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而且这两者的力量要比认知的力量大得多。
所以说一般人沟通只能接收1/3或者更少,信息得到的就不完全、不准确,那么要解决问题就难上加难了。
心理咨询的训练就是要让我们掌握一套可以同时捕捉所有信息的技术,有了这个框架,才可以谈帮别人解决心理问题。
要了解这个沟通有效性的框架呢,其实主要要弄清下面这个问题。
平时我们听和说中间少了啥?
让我们首先回忆一下和人交流的过程。是不是别人说一句话,你听懂了就回一句话,然后他再说一句。就这样一句一句开始了交流。
那么我们再来回忆一下,上面听懂是什么意思?大家就觉得很奇怪,听懂不就是听懂别人话的意思么。
对的,我们听懂了别人话的意思,所以就开始回应了。但是我们真的听懂了么?
我来举一个例子。女孩子对男朋友说一句同样的话:你没空的话就不要来接我了。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吧,直男也会听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但是如果考虑到情绪的话,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情况A:女生心情不错,体贴男朋友的情况下说的。
情况B:知道男生在打游戏,女生有点赌气的情况下说的。
情况C:男生说在帮女同事修电脑,女生在很生气的情况下说的。
如果直男没有感受到女生的情绪,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女生的话,然后就真的没有去接。第一种情况还可以,后面两种情况估计他要靠实力单身一辈子了。关键他还不知道为什么。
通过这个简单的沟通的例子,再结合我上面说的心理学的知情意的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很多人在听话的时候,就是听字面意思,也就是认知层面去理解。根本就没有接收到对方的情绪和意志,所以沟通误解和交流失败那就是很自然的结果了。
那么正确的听和说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我们不光要放一部分注意力在听内容上面,同时还要努力感受对方说话时候的情绪。还要思考判断对方说这个话的倾向和用意,也就是意志。
一般我们听的同时也会看对方,对方说话的时候,我们要用脑子去听对方的内容,这一步大家都在做的。
就是在我们常规的听和说的中间要插入几个步骤。
第一点、听内容的同时加一个用心感受对方此时的感受,(这个有点难度的,后面课程里面会详细解释方法,现在先有个了解。)
第二点、要观察对方非语言的信息。比如表情、动作等。从中可以得到很多的额外信息。
第三点、把上面两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到这里才算听完,要准备开始说了,说之前也要插入两点。
第一点、要把需要说的内容拿来思考一下,用什么措辞比较合适,对方比较容易接受。
第二点、再感受一下自己当下的感觉,可以适当向对方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们人都有镜像神经元,有时候你的感受是从对方接受过来的。你如果说出了对方的感受,对方就会感觉被你共情到,这是非常有利于下一步交流的。
接下来才是说出自己的话,做一些合适的行为。
所以大家反思一下,平时和人交流的时候,是不是大多数时间在理解别人的字面意思。刚刚听懂就急于表达。很少去注意别人的情绪和意志,所以一说就错,鸡同鸭讲。
我们以后沟通的时候要慢一点,安静地听别人讲话。同时也要用心体会对方的感受,分析他/她的用意。
说话之前也要考虑一下这个说法是不是合适,强度对方是不是可以承受,对于事情的解决有没有帮助。然后再真诚缓慢地和对方说出自己的意思表达,也可以加一些感受的表达,这样会使你的沟通效果大大提高。
下一节,我要给大家介绍在沟通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最佳的,欢迎大家继续学习。
点击下方《〈听与说的修行〉读书笔记》这个文集,可以看到这个课程所有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