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几年前读书时写得一篇文章,今日偶然发现还在,也就发出来了)
“诗人”是一顶伟大而渺小的帽子。说它“伟大”,因为诗人在利欲横行的时代,依旧坚守着不忘初心;说它“渺小”,因为诗人用那发至灵魂深处的诗篇,振臂疾呼依然驱赶不了人世间真实的残酷。
不管“诗人”这顶帽子是伟大还是渺小。我依旧喜欢着,在尘世中渴望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的海子的诗;也依旧喜欢着,在滚滚红尘中为爱而写为爱而生的徐志摩的诗;依旧喜欢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顾城的诗;也依旧喜欢着……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的汪国真的诗我更是喜欢。
诗是诗人的灵魂。如同钢琴家灵动的指尖下的乐声,如同画家画笔下的写意山水,也如同那饱受饥饿的老农锄下的麦田。那短短数行诗句承载了太多太多,诗人的荣耀与得意、失落与落魄都承载在那短短数行文字之间,诗人终将有一天必然会逝去,但是那短短的诗篇将永存于世。也许在多年以后还会有人来与它遇见,与诗人的灵魂对白。
诗不仅仅是诗人的灵魂,还是在浮夸的世界中的一座灯塔,照亮着这个在浮夸笼罩下的世界。照亮了其中的万事万物,当然我们人类也囊括其中的。照亮了在迷惘,在迷失的人,让他们看清了,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看清了自己所面朝的方向,看清了自己应该前往的方向。除此之外,还是一剂良药,是一种难以寻觅的良药,医治人们浮夸的心灵,医治社会的浮夸之风。
每当读到汪国真的诗,总会激起青春昂扬的斗志。给失落的人无尽的力量;给迷茫的人指引方向;也给那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人温暖。
有时候,人们会苦苦追问人生的意义和活着的价值?在追问中我并没有得到上帝的指引,并没有得到答案。当读到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为何要苦苦追问人生的意义和活着的价值呢?这一切的追问并没有多少价值与实质的意义。对于我们而言,只要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爱过、活过、疯狂过、荣耀过、失落过,尝过人间的酸甜苦辣,历经过悲欢离合,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与活着的价值。
有多少人,在慨叹他的曾经,他的过去,他那逝去的青春。不只是我们,多少的名人大家也是慨叹青春易逝,年少不再呀!席慕容慨叹“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元代戏曲家关汉卿也慨叹“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在他们笔下是慨叹,在汪国真的笔下却是另一番景象。
告别过去
过去没有流着泪枯萎
迎接明天
明天该不是害羞的蔷薇
青春并不是年龄,而是一种心态。有多少人真值青春年华,是该蓬勃朝气的年龄,但却是另一番景象每天都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而有的人已是耄耋之年甚至是在弥留之际,依旧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青春也许其中可以夹杂着忧郁与感伤,但是青春的主旋律是昂扬的,是蓬勃的,是向上的。青春是永不磨灭的,永恒的。
当路过山川,路过河流,穿越陌生的城市,也许就在那一个不经意的转角处遇见那在那梦中出现的女孩。有的人会选择勇敢的吐露真诚,而也有很多人会选择沉默。如果沉默真正的可以使那一颗炽热的心而微冷,那你可以沉默,但是事实并不会这样,那为何还要选择沉默?泰戈尔说过“沉默是一种美德,在喜欢的人面前沉默,是一种懦弱”。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于玫瑰
就要勇敢的吐露真诚
当路遇爱情时,我们应该如汪国真所写勇敢吐露真诚。因为没有一个人会永远在原地等你,一旦错过就永不再来,何来那么多的沉默,我们应该勇敢,勇敢向前。
不管是处于水深还是火热之中;不管是在上刀山还是在下火海;也不管是在处于饥饿还是贫困之中;也不管是家财万贯还是位居高位;也不管是……我们都不要被眼前的一切所遮蔽了双眼,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坚持最初的梦想。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