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下班,老公说要吃饭,我就一直来到餐厅了,以为他们早早过来了,一打电话还没走呢,过来也得半小时的时间。如果是以前,我就开始发火了,每次都拖拉,还让我这么早到餐厅。
虽然我有些不开心,把我招来了自己却没有过来.但是想想吃饭也不是着急的事情,而且利用了这段时间,我也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发了今天的语音作业,纠了音,还和家长进行了学习沟通,写了半篇写作。。。
发现在等待别人的时候,还能做这么多事情呢。
最近读了心理学.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待别人要有同理心,要理解别人的不容易。
事情分为三种,我的事情,他的事情,老天的事情。几点来是他的事情,我要做好的做好自己。
最近,我也开始理解学生的情绪。多给孩子一些期许,多给孩子一些爱的支持,他收到了你的善意,会从内心真正接受你的意见。
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是很难去做一些事情的,先去照顾好他的情绪,然后在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样,真诚告诉他你的想法。而不是让他产生焦虑,害怕面对。
我记得高中那会儿,其他英语老师给我判作文,分数判低了,我就找我们英语老师理论,我们老师也认可我的观点,的确分数应该多加3,4分。那是我也小,不懂事,就把卷子给揉了,夺门而走。
英语老师直接把我叫过来,在办公室训了一节课。除了这样,还在班里训了我一节课。我虽然为自己的鲁莽而感觉悔恨,但是以后我在也不会去亲近这个老师,而且看到这门课,就会犯怵。每次上她的课,感觉自己压抑的要窒息那种感觉。
其实她并不明白那时的我对成绩有多重视,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而英语学的最好,怎么能拉分数呢?
其实如果她引导的好,我也不会后来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再有多大的错,我也是个孩子,心智还没有成熟完全。
如果当时的她能正确引导,也不会这么多年都是我的阴影。如果我是当年的她,我会对自己说:我知道你的生气是因为重视分数 ,这说明你重视这场考试。在判的过程中,总有有些小瑕疵。人毕竟不是万人。
你的人生也不只有一次考试。还会经历的更多。你要下一次做的更完美,才不会在意这三四分的差距。
老师要带着对每个孩子的期许,塑造自己的灵魂,对孩子的支持和理解就是他们前进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