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地方志记载,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徐州府只在康熙三十六年出过一位状元,名叫李蟠。这位徐州人引以为荣的文人,其故居就在市中心的户部山南麓。自戏马台公园沿户南巷下行五十余步,右折约二十步可见一处破旧的平房,就是赫赫有名的状元府的大门旧址。平房门朝东,门前有一条南北向的幽深的两步宽的巷子,巷子两侧散布着青砖黛瓦的高大的老房子,便是状元府了。
这里的居民很热情,我刚一询问状元府的旧址,马上就有人主动围拢过来,耐心地向我介绍,更有人急匆匆地从小巷深处的一间老房内喊来了李氏后人李善元。当这位衣着朴素的花甲老人走过来的时候,周围的人停止了说话,齐刷刷地向他投去了尊敬的目光。老人问明了我的来意,便把我让进了巷子口的那间平房内,那间平房内住着的也是李氏后人,男主人上班去了,一位老太太坐在藤椅上,看着李老先生对她恭敬的态度,辈分应该还在他之上。
让座之后端来一杯热茶,熟稔地讲起了李蟠的往事,还有状元李府的变迁。貌不惊人的老人对历史的熟悉让我吃惊,更让我吃惊的是这片破旧得几乎不能复加的旧居居然有这么多的典故。我忽然明白了我在做的是什么,是在抢救历史啊。我埋着头,支着耳朵,生怕听错了一个字,手里的笔不停地写着,生怕漏掉了一个情节。
往下的文字就是我根据李老先生的口述整理出来,有疑问的地方又查阅史料作出补充。随后,老先生又领着我一个一个地参观了现存的建筑,我用笔勾画出了草图,老人戴上花镜之后细细地看了一遍,修改了几处,后面附上的就是复原后的状元府大致示意图。
李蟠,字仙李,又字根庵,号莱溪。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二十九日,卒于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初一,享年七十四岁。在七十古来稀的过去,应该不算短寿,特别是对于他那大喜大落的经历来讲。李蟠于雍正五年(1727年),在自己撰写的《徐州李氏族谱序》中讲:“吾家系原陇右,派衍赞皇,至大德五年,祖七公始迁居于徐州之西。”据李善元老先生回忆,其祖籍为山西洪洞县,今古互证,其言可信。
大概凡富贵之人,少即有异象。李蟠少时便是个仪貌魁伟,声若洪钟,风度翩翩的英俊少年。四十三岁夺魁入朝,康熙皇帝更称其为“国朝美男子”,特赐一品服。清蒋攸 (1765-1830年)在《李蟠传》中记载,“(李蟠)幼岐嶷①,读书十行俱下,为文洋洋数千言,下笔不加点”。饱读诗书才思敏捷,可窥一斑。
有国仪的相貌,加上过人的才智,为皇上赏识几乎是必然的了,史料记载,李蟠曾充当过馆伴,陪同康熙接见过瞿罗(现泰国)使臣。据说,康熙在四十四年沿水路南巡路过徐州的时候,特地在龙舟中接见了他,而此时他已被罢官还乡六年了,可见天子对其印象之深。
李蟠在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中举,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科一甲第一名。李蟠的《廷对制策》论军务、吏治、河防诸问,条对贴切,鞭辟入里,遂被擢为状元。这篇文章即便今日读来,也是朗朗上口,并非是世人所抨击的无用迂腐的八股滥调。
不过,李蟠的得宠,并不全因文才超众,一个偶然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康熙对河务的重视。据史料记载,康熙即位之后,曾想在养心殿的大梁上写上六个字:削藩、漕运、河务,作为当前要务,天天警示自己,后因苏麻喇姑担心传出后会惊扰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反而影响削藩计划而没有实施。河务一事在康熙心中地位的重要,从此处便可窥一斑。
丁丑殿试的制策更是询问治河良策:“……至于黄运两河,为运道所系,比年以来,水潦频仍,时有中决,已支百余万金钱,兴工修筑,尚未底基,何道而疏浚得宜?悉免泛滥之患,堤防孔固,永无溃决之虞。斯国计民生,均有攸济欤!尔多士淹通经术,留心当世之务,蕴于中者素矣,其各抒己见,详切敷陈,朕将亲览焉。”
徐州为当时水陆交通要枢,黄河、京杭运河、沂水、泗水、沭水均流经此地,附近还有淮河。在徐州的历史上,水患一直很重,水漫全城见于历史记载的就有七次,历代长官无不以治水为重。
做过徐州太守的苏轼,到任的第一年便遇到了大水,当时水已淹到城墙根。他带领军民抗水,夜里就住在城墙之上,水退方去。现存的云龙湖大堤,又名苏堤,最早就是他修的。脍炙人口的《放鹤亭记》便写在这次水患之后,开篇第一句就是:“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户部山之所以成为名门大户的宅地所在,与水患也很有关系。
李蟠能够提出关于治水的救时良方,博得龙颜大悦,文中的“以河济淮”、“以海受河”、“以河利运”几乎成了我国治淮(淮河)治河(黄河)史上的至理名言,不能不感谢生他养他的徐州。
清朝孙运锦所著《根庵公传》讲得很清楚:“制策问军政、吏治、河防等事,公条对剀切详明,其治河一策,尤称圣意,遂擢为一甲第一人;胪唱时,上为破颜,为得人喜,且以徐方濒河,公徐人,睿鉴故不爽也”。
李蟠命运进行曲的高章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便因“顺天府学案” 戛然而止。顺天乡试黄榜一发,名列其上者,皆为高官贵胄,寒门子弟无一上榜,天下哗然。名士孔尚任更是作出了《通天榜传奇》,对此大肆渲染。朝野上下一片讨李之声。以不拘出身降人才著名的康熙大为震惊,盛怒之下,主考官李蟠首当其冲,被谪戍沈阳三年,后因康熙震怒之后怜惜人才,方得归乡。
顺天学案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按中国古代的考场作风,自有科举以来,徇私舞弊一直相伴而行,贤明一点的君王选拔考官还注重德高望重,昏庸的多以权臣任之,天下文人疾之深矣。雍正对此弊政也是痛心疾首,在位期间,便砍了不少考官的头,有明一朝,推举作考官的几乎没有几位可以善终,朝野之上一旦得知自己获任为考官,全家都要抱头痛哭。考官一职乃是非之地,用“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实不为过。和朱元璋、雍正比起来,康熙对李蟠的处置已经是比较轻的了。
关于这件事,按李蟠的说法,纯属污蔑。他在为王达卿(奉旨审查此案的官员)编著的《篆文汇》所作的序言中这样说:“当日榜下嚣嚣,十年后方有定论,而何有于今?天下奇才异能,挟其具以试有司,奚啻万千辈,幸而获选,百不得一。得者不必惑,而不得者以为憾,此亦人情之大凡也”。《秋日述怀》⑤中更是说:“未必暗投无李廌 ② ,谁云下第便刘贲③”?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康熙对这件事非常重视,据《圣祖实录》记载,曾传旨:“着九卿、詹事、科道会同,将李蟠等严加议处”,又旨:“着将所举人通行齐集内廷复试,如有不到者,即行黜革”。复试的结果史无记载,不过蒋攸 所著的《修撰李公传》中说:“三十八年主顺天乡试,鄂尔泰、史贻直、励杜呐诸名臣,咸出其门。而不得志者乃为蛮语中蟠。事闻,复试殿上,无一黜落者,得解”。
蒋先生是乾隆四十九年进士,任过翰林编修,嘉庆十四年任江苏巡抚,以后又做过江南河道总督、两广总督、四川总督、刑部尚书、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太子太傅。按说这位中枢重臣、封疆大吏的说法应该可信,不过,蒋先生和这位李蟠相隔近百年,而且学案这样大的事,《圣祖实录》不会不记载,而历史终未记下,中间一定有说不清的的缘故,值得我们好好考虑了。
李蟠谪戍沈阳三年后,便被发回原籍,由地方官监视居住。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春,山东大旱,哀鸿遍野,清廷派官三路前往救灾,需才孔急,刚回到家的李蟠便被重新起用,协助中路钦差大臣穆和伦前往蒙阴进行赈灾工作。这次起用算是事实上的平反。此事完后,朝廷拟再叙用,但他已历尽宦海沉浮,无意仕途,毅然坚辞还乡,其时年仅四十八岁,正值人生富年。
此后李蟠便归隐山林,著述自娱,终老林泉。每日深居浅出,只与二三耆旧相互酬唱,偶有造访者也是谢而不见。作为一时文魁,李蟠少时诗文练达,颇有古风,经此打击后,阅尽人世沧桑,看尽世态炎凉,反映在诗作中,更是挺冠诗林,弘长名流,为时人所景仰。按孙运锦④《根庵公转》的记录,其著有《学庸讲艺》、《偶然集》,然而兵荒马乱,水火兵燹,加上罪官之身,诗文墨迹,大多散失,令人叹息。
三百多年过来了,昔日的状元府邸,已经不再有往日的流光溢彩,李氏故人或迁居外地,或堙没民间。李蟠在《秋日抒怀其三》中描写的“秋来扎扎诉高云”的“梁间双燕子”,现在已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惟有的也就是那高高大大的槐树,北风袭来,光秃秃的枝桠在风中呜咽,满地的枯叶卷起来,不一会儿,又扑簌簌地落下了。
注释:
①岐嶷:聪慧、机灵。
②李廌:北宋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年少时持文章求见苏轼,深受苏轼的欣赏。经过他的推荐和提拔,李廌才为世人所接受,最终得以成名。
③刘贲:古音读fen。唐朝人,年少即享有文名。文宗大和二年,应试贤良科,制策之上极言宦官祸国,犯了时忌,未能录取,群情哗然。同考的李邰为他鸣不平,说:“刘贲下第,吾辈登科,实厚颜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走我门下的不一定没有李廌这样的才子,没有录取的也不一定就是刘贲一流有本事的人物?引用这两个典故是李蟠在为自己的录取结果辩护,说明自己是按才录用,并无时人所攻击的徇私舞弊,“灭绝天理,全昧人心”。
④孙运锦:字秀田,清道光人,徐州文士,著有《道光铜山县志》。本与李蟠同宗,因出嗣故,改姓孙。
⑤《秋日述怀其三》:聚奎堂上坐论文,每至清宵午夜分。未必暗投无李廌,谁云下第便刘贲?世人欲杀将相和,圣主怜才独不闻。爱我梁间双燕子,秋来扎扎诉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