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小结为:
【寸进】——认知失调
我们都可能相信过那些会被证明是错误的事情,并且,当它们最终被证实是错误的时候,我们仍会不顾一切地歪曲事实以表明自己是正确的。我们会合理化地将这一过程无限地持续下去:唯一能够对它做出的检验是,某种错误的信念迟早会被铁一般的事实所击碎,而这一切往往发生在战场上。——乔治·奥威尔。
❶ 自我辩护
这世界上至今还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他们这样解释:“如果地球是圆的,中国人上厕所难道要倒着拉屎么?我看过的中国电影可不是这么讲的,他们的马桶也是朝下的。”、“我不会干预你们的想法,但是我依旧会可怜你们深陷在政府的骗局中脱不开身。其实你仔细动动脑子就能知道,如果地球是圆的,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一点弧度?那样的话我一直往下挖地道就可以挖到中国了?这显然是在扯淡。”这些人在极力的为自己辩护,他们要的根本不是事实、逻辑,他们要的只是让自己舒服一点而已。
简单说,如果人脑里有两种矛盾的认识,就会不舒服,他就需要给自己找个理由,让自己相信某个认知,即便那个认知是错误的。再举个例子:
“跑步可以瘦身”和“跑步很难,很累”这两个想法在你大脑中出现时。你的潜意识里一边是特别想通过跑步瘦身,另一边又告诉自己跑步很难很累(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小腿酸痛呼吸困难刚好印证了这一潜意识)。所以,可能在跑步初期,你潜意识中想跑步和跑步难,一直在反反复复折磨着你。
为这摆脱这痛苦的煎熬,有两个选择。
1、改变而在认知。改变“跑步很难,很累”的想法,可是改变这一点有难度,需要你从潜意识里认为跑步是一件快乐的事才行。
2、寻找外部理由。改变“通过跑步瘦身”的想法,这一点很简单。只需要告诉自己,“跑步不适合自己”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瘦身,就可以了。
于是,为了不再痛苦的煎熬,你可能会选择了“跑步不适合自己”。一旦,接受了这个理由,自己就不再那么煎熬了,因为“不适合”可以让你找到更多自己不适合跑步的理由。这大概也是跑步半途而废的原因。
自我辩护有时可以让我们舒服一些。然而,毫无根据的自我辩护,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在我们的命运,让我们陷入平庸无趣的深渊。
几乎一切愚蠢的选择都来自于拒不承认错误、放任自己天性上。自我辩护蒙蔽了我们发现的眼睛,更不要说去错误。更可怕的,它会扭曲现实,让我们无法认清世界的真相,活在无尽的错误的世界里。
我们常说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生活中,难免会犯一些愚蠢的错误,但是在错了犯之后,我们可以选择无视错误,也可以难受着承认错误。
❷ 解决认知失调的前提是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反思让错误不再继续。
反思会让错误不再继续。
不可否认承认错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主要是没有意识到承认错误带来的巨大好处,承认错误能够是我们从错误中吸取重要教训的开始,从而避免陷入无知的恶性循环。
错误难以避免,它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我们需要承认和认识到到这一点,错误无可逃避,极难避免,想想你以前做过的蠢事吧,就知道犯错是一件正常的事。生活总是用她自己的方式来教我们成长——用痛苦的错误来惩罚我们的失误,逼迫我们成长。所以当意识到自己犯错时,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如“ 这不是我的错”、“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赛”,诸如此类,这些借口都是没有价值的,这时的最重要的信念应该是——啊,生活又要开始教我更有价值的东西了,接受这痛苦的错误吧!
人避免不了痛苦,尤其是你极度渴望得到某种东西而又不可得时。但,信不信由你,如果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痛苦——将痛苦视作前进动力的源泉,成功的必需品,快速成长的台阶。那么你学会享受痛苦,因为这将提示你离想要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大多数人没有反思的习惯,更精确的说没有反思能力,有些人除了事后的抱怨和自责,无法从痛苦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一旦痛苦消失或自己主动逃避,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跟着转移,生活,思维,想法照旧,所以他们很难通过反思取得收获。
事实上,反思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我的反思很简单:
将每天发生的事情写入日记,如果可能就写明白发生什么,怎么发生的,当初怎么想的,后来怎么做的,最后的结果如何。再碰到类似问题,我将如何解决。通过这种方法,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大脑装了个杀毒软件,一旦触发了某个错误,就会自动弹出来,提醒你将要犯错了,要小心处理。
写的多了,就会明白,反思可以帮助你在选择面前采取正确的行为。
总结是对自己愚蠢见识的解释及固化。
总结的意义在于,记住自己现在愚笨的样子。
感谢这有趣的世界。我喜欢这有趣的世界。
Keep g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