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具仙气的咏雪词,结尾12字想象奇特,一般人想不到

寒冬来临,雪是写冬天的诗词里最常见的意象之一。雪,因着纯净洁白,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不同诗人词人笔下,被构建出不同的意境、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柳宗元笔下,有最孤独的冰雪世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刘长卿笔下,有经典的风雪诗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在岑参笔下,有塞外柔情万分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韩愈笔下,有活泼灵动的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雪在人们眼中到底有着怎样的形态?怎样的品格?人们形容雪为“六出飞花”,它能使“青竹变琼枝”,能让人“时闻折竹声”,能教“吹灯窗更明”,更有人总结雪为“宇宙飘花,天公剪水”,拥有四品——

落地无声,静也;

沾衣不染,洁也;

高下平铺,匀也;

洞窗辉映,明也。

有人喜欢雪的宁静、纯洁、明净,纳兰性德写喜爱雪,则不只在于它轻灵飞舞的样子,更因为它有不惧寒冷的风骨,“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雪这样一个经常被人书写的对象,有人把它比作“撒盐空中”,有人把它形容为柳絮随风轻舞,有人形容它为枝头梨花朵朵开放……在李白的笔下,雪也有着奇特的比喻,比如非常经典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带上了诗仙式的飘逸与夸张。他在《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中写雪“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也很夸张了。

除此,雪在李白笔下还是什么样的?一首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词《清平乐》不容错过。读了这首词,我们会继续加深对李白“诗仙”的印象,这想象实在奇特,尤其最后结尾十二字,初读便令人惊艳,既仙气十足,又满满地充盈着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清平乐·画堂晨起 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词的上片跟我们寻常人听闻下雪的早上一样,非常惊喜。一大早听到有人说“下雪啦”,赶紧起床来看。高高卷起帘子,远近雪花纷飞,一片皓然苍茫的世界,飞雪已经蔓延到了阶梯之上。

词的下片写雪花飞舞的气势如同炉烟蒸腾,这也为最后的比喻作下铺垫。雪光下,草儿根根分明,晶莹剔透,像挂满了玲珑的玉佩一般。

最后十二字应该划上重点,这惊艳万分的想象,除李白外还有谁?

人间这漫天飞雪是哪里来的呢?应是天仙喝了天酒狂醉过后,漫把天上的朵朵白云揉碎了撒向人间!

结尾这短短十二字,一下子把画面从人间雪拉到天上境,营造出大胆新奇的诗境,实在是想一般人所不能想,但只需仔细一想,却又觉得多么的合乎情理呀。

雪与云本身是水的两种形态,从云到雨再到雪,本就是水的几种形态变换,经李白这样一写,充满了奇趣的想象,诗仙式的飘逸浪漫一览无余。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写雪如此,不负诗仙美名。

图片源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篇文章里得知了这本书——《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原本我以为该书是有关孩子生存能力养成的书...
    清晨之光2016阅读 496评论 0 2
  • 前几天去听敬一丹老师的讲座,关于记录,记录生活,记录岁月。一点一滴,不煽情不做作,很普通的生活,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看...
    亚茹_我是阿茹阅读 318评论 0 0
  • 很奇怪,那位以板凳当腿用的大男孩旺来,整天乐呵呵的,笑嘻嘻的跟人招呼着,曾不见他忧愁。 说起他的命运也真够...
    春娃阅读 485评论 5 15
  • 有一位老朋友在故乡故去了有一百万颗星在那夜仿佛更亮忽又更暗了一些父亲走的时候留给我一辆穿梭今晨和昨夜的机车母亲走的...
    小者阅读 287评论 0 8
  • 姑娘们都很注意自己的体重、身材、颜值,但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胖,向着“好女不过百”的目标冲刺。 我的体重一直维持在1...
    杨寅成阅读 1,332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