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在复兴门地铁站等地铁回家,我家住西面所以需要坐1号线从东至西的方向。我正盯着对面的广告牌发呆,一个提着箱子的男人凑过来,用方言问我地铁乘坐方向,我听成西单,信誓旦旦的让他去对面坐车。当时那个方向的车刚进站,他慌张的拎着箱子冲了过去。在他冲进车厢前前,他顿了顿,犹豫下,问了下车厢门口的乘务员,我远远的看着,有些生气,我在北京也混了好几年了吧,西单都不知道在哪?明显不信任我嘛,不信任我为什么要问我?最讨厌这种人,不懂得起码的尊重!
可是突然,他又折回这个方向了。
我愣了下,然后意识到他不是要去西单而是西站!虽然方言听的不是很确切,但人家拎着行李自然要是去坐车,我竟然没想到!
我觉得很不好意思,那些你坚持的,你以为正确的,你引以为傲的,你洋洋自得的,最后发现是错误的!你鄙视对方的犹豫反复确认最终发现他是对的!
幸好别人最终坐了正确的方向,否则我会更自责的。
想起来平时大妈大婶指路都会问你这是去干嘛?坐火车还是买东西?或者确认你的问题,是买东西的西单吗?以前我会觉得啰嗦,但是现在我觉得是我太轻率了。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都很多的影响因素,谈话的背景,时间,地点,谈话的人,谈话人的动机,衣着,表情,语气,动作,语言,语气,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理解谈话的要素。可大家更多的是从自己的角度管窥对方,能从对方角度全面的理解的又有多少?也难怪“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寻”。两个人彼此了解理解真的太难了。人类彼此是一个个孤独的星球,游荡在茫茫太空,我们的言语是我们用来呼唤彼此的微弱的光。
西谚说,上帝看到人类在建造通天塔便把人类的语言搞乱,让彼此不能交流,于是人类流散到世界各地。良有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