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喜欢读书,所以身边的人,大多也都是阅读爱好者,每每聊起读书,总逃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选书。我想这大概是每个喜欢读书的人都有的困惑:那就是不知道读什么书,不知道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
当然,市面上很多讲阅读方法的书,都会教我们如何选书,比如读经典、畅销书,这两类书,前者是被时间验证过的,后者是被大众验证过的,即使选错,也不会太离谱;也可以日常关注读书达人,看他们读什么书;还可以找一些主题书单,挑选自己喜欢的来读……但我觉得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甚至容易陷入找书的误区,如果你也处于类似的困惑中,那么,推荐你《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这本书,正适合你。
《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可以帮我们快速解决“选书难”的问题,也可以帮我们摆脱因选书,而忽略阅读本身意义的问题。也许,这也是最新版本的书,选用了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代表作《发条橙》作为封皮的原因,因为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你无法选择,你也就不再为人了。”
(一)如果不知道该看什么书,翻一翻它。书里涵盖了1001本——各种风格的伟大作品及其内容简介、书籍封面等信息,让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经典作品的主要内容,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再或者,直接按照这个清单读下去就好,毕竟1001本书,也够我们读一辈子的了;
(二)如果读完了一本书,还想继续看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不知道他还写过什么好书,翻一翻它。书中不仅有书名的作品检索,还根据作者名建立了一份详细的“作家索引”,都是按照字母表,从A到Z排列,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一位作家的经典之作,找到喜爱的书;
(三)如果不知道某本著作,是哪一年出版,哪位作者写的,讲了什么故事,翻一翻它。虽然最早一版的书是2006年,但截至今日,历经了多次修订,不断地将好书融入其中。而我看到的这个最新版本中,是截至2010年之前的好书,都尽收其中……总之,它可谓是一本文学的百科“词典”,没事翻一翻,收获自然来!
关于读书,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如果身处荒岛,只能带一本书,你会选哪本?这个问题曾经困扰我很久,因为好书实在太多了,很难取舍,毕竟舍弃哪本都觉得可惜,最后,我只好决定:不去荒岛了,还是在家老实待着,好好看书吧。
有了《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这本书,下次有人再问这个问题,我就不用苦恼了,带上它就足够了。我仔细想了一下,带这本书有三个好处:
(一)书籍的内容多,领域全,时间跨度大。从约850年首次出版的《一千零一夜》,到2010年出版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包含了这一个多世纪内的经验作品。
(二)透过简要介绍,可以思考书里的内容,甚至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创作,既打发了荒岛上无聊的时间,还可以等出岛以后,读原著时,将二者进行对比,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想象力等;
(三)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当武器。我们带任何一本书都可以读,甚至可以反复读,但既能读,又能拿来当武器的书不多。我实际量了一下,这本书的厚度约为6.5cm,比常见的词典还要厚一些,用它砸一下,估计得挺疼。如遇危险,这就是保命的最佳武器,不过也有缺点,就是太沉了。
此外,与一般的书不同,这本书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由159位——来自多个国家、多个领域的学者、作家和评论家组成的学术团队,而这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我们仔细想想,一位作家、学者就是该领域的佼佼者,这本书却是100多个人的智慧结晶,他们作为文学世界的领路人,将我们引入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时空,去探索那不一样的世界。
其中,这本书的主编彼得·伯克赛尔是英国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大学教授,在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等方面研究颇深,并著有《小说的价值》、《假体的想象》等书。
看完《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这本书,才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整个书里介绍的作品,我只读过了极少数,还有太多的书没读。
幸好,在这个时候读到这本书,可以用余生来完成这份书单,所谓生有涯而知无涯,我愿意用有涯追无涯,读更多的书,遇见更多有趣的人,体验书里不同的人生。
也许,这份书单我一辈子也读不完,但只要阅读不停,即使不能读完,也收获了成长,享受了阅读的乐趣,这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书不白读,皆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