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annot beat it.

《海边的曼彻斯特》

一部压抑的写实电影,收获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初看名字以为是发生在英国的故事,今天才在一篇文章中了解到,海边的曼彻斯特是美国麻萨诸塞州的一个小镇,早在1989年它就叫曼彻斯特了,而当地人为了将家乡与英国的老牌工业区曼彻斯特相区分,因此申请改名为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个要求得到了政府许可。

很多时候我们将电影说成是绘梦,一部好的电影大概是导演的创作、编剧的脑洞、演员的诠释、技术的成全等各方完美融合的一场虚幻梦境,像《爱乐之城》中的闪耀的繁星和曼妙的歌舞,但是,当表演落幕,沉浸其中的人会感受到一阵失落,是从一个梦境中醒来再次面对现实世界的那种失落。但为什么说《海边的曼彻斯特》写实,也就是因为看完之后没有这种失落,它让人感到电影即现实,男主的经历或许是特殊的,但他的感受却是真实普遍的,那种无助与溃败可能随时会击中在城市街巷穿梭的你我,汇聚成眼中化不开的迷惘。这里或许给出一个《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没能打动很多人的原因,李安在很大程度上想通过技术让电影接近真实,这是观感上的提升,但最终能让电影接近真实的是故事与情节,毕竟很少观影者亲身经历过战场,但每个人都经历过日常生活给的磨难:亲人的离去、工作的不顺、缺乏精神支撑、孤独或不被理解,这恰是《海边的曼彻斯特》所呈现的。


Lee

缓慢的节奏,没有明显的高潮,不时跳出的插叙,需要费点神看下去。不放高调的说教,就顺着情感的走向呈现一个真实的人物,他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失误失去了三个孩子,妻子因埋怨离开了他,他一蹶不振、恍恍惚惚,无法接受他哥哥的遗嘱——成为侄子的监护人,他必须逃离曾生活过的小镇,为的是不直面伤痛。为了处理哥哥的后事,他与前妻重逢,女人劝他放下过去,他的侄子也不愿放弃已有的生活而随他搬离,故事发展到这,如若呈现一个正能量的结局,则是他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可男人说:I cannot beat it. 没有人被规定必须打败痛苦,而他的勇气在于愿意背负歉疚和伤痛过一生,赎不完的罪成为他铭记逝去的方式。


海边的曼彻斯特

我爱虚幻,就像我爱看漫威,他为人绘一个邪不胜正的梦,但总有一天会像我今天去看的《金刚狼》那样,他告诉我,醒来吧,金刚狼也老掉甚至死掉了,所以,我也爱真实,像《海边的曼彻斯特》,真实的痛苦和真实的恐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风呼啸着过来,吹断了片片的枝杈,紧接着鹅蛋子般的雪片子便撒了下来,眨眼的时间满地已经铺上了白白的雪窝子,这是...
    吃瓜的烧饼阅读 3,638评论 2 4
  • 我到今天才开始由衷的对她服心。 从小就是一个嘴上说服,心不服气的孩子。 到今天我是真的服了。 MY Queen,y...
    凌雪懿阅读 3,535评论 0 1
  • 我叫谢广康,来自郑州,现在正在从事于html5的开发,主要从事的是HTML5的框架建造。现在学的不是很好,主要是一...
    谢广康阅读 2,1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