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发现了我的一个致命缺点,这个缺点颠覆了我对自我的了解,让我和室友的关系陷入僵局,让我们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宿舍合租马上要解散,让我最近一段时间,最苦恼的竟然不是学校的学业,而是人际关系。这个问题就是:我对他人要求太高。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对别人要求低并且随和的人,因为我一般不会在别人面前说别人的过错。但是我现在发现,我其实只是表现得宽容,实际上还是对他人要求很高。虽然我不会当面说别人不对,但我总想着用别的办法,包括劝说,施加压力,订立规则等将自己对别人的要求加到别人身上。我认为自己的要求是高的,所以是好的,让别人变得更好是错吗?(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毕竟,我比你做得好,难道我还是错的吗?
我现在发现,人际关系没有这么简单。就算别人做错了,就算他们没有信守承诺,就算他们自己情绪没有控制好,就算再是别人的错,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别人没有将一件事情做好,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也不能以此来要求这个人。
为什么?(1)要求别人会让自己变成一个对他人要求高并且不好相处的人,没有人希望和一个一直盯着自己做得好不好的人相处;(2)要求别人会让别人成为自己的敌人。社会上没有多少人是闻过则喜的,更多的是恼羞成怒,当面或者私下指出问题都会让别人羞愧,羞愧反而变成愤怒;(3)要求别人会强化自己内心的高要求,让自己以为自己的要求是正确的,在对别人淋漓的批判下,别人根本无法反驳,以为自己达到了胜利。
除了这几点,我们也可以想一下,对他人的要求真的正确吗?换一种心态可能就好了。地球演化了这么多年,并没有我们帮忙;别人成长了几十年,也没有我们帮忙。我们为什么要去试图干涉别人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我们去教别人做人。这样做有尊重事物和个人的成长规律吗?自己以为自己可以帮到别人,真的就可以吗?这样做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
正如我说我自己,光是知道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不行的,没有落到实处的知识不是知识。那样,我们看起来没有要求,但心里还是有很多要求,而心里的情绪还是在不断累积,到了一定程度,会以冲动、情绪化等方式体现出来。这也是不对的。要做到宽容,只有一种办法:真正做到对别人没有任何要求,自己内心没有任何的情绪积累,这应该是一种高质量、没有带有任何情绪色彩的随和和宽容。
另一点我学到的东西是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只有一次机会的。包括和一个人的关系,如果真的决裂,那万万没有回头的机会,就算你变得再好,将你的问题再改。我觉得这应该就是这个世界残酷的一面。所以为了不去追悔莫及,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真的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