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赶路,一边记录。
———赶路人
山林中,顺着那条本就不平坦,还下过小雨,到处泥泞,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的小路,不断传来十分低沉的歌声。听得出来,那是个老阿爸的声音,用着地道的方言,夹杂着口音,“阿哥跑着来找阿妹哟,阿妹你咯晓得哟。阿妹山脚等着阿哥哟,阿哥你快点来哟……”歌声顺着山路,从山顶传到山脚,从这两座山的山间,传到那两座山的山间;顺着风,传到山间的云里雾里,传到山脚的水里。树叶被打的沙沙作响,云和雾都被打散了,水面也被打的泛起微弱的波纹。整个山林不断回荡着,那美妙的歌声。
这条路上,每天都有与之类似的赶路人。路的那一头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子,坐落在连绵几座山林深处;路的另一头是通往集市镇子,是人们进行交易的地方。两地相隔三十余里地,在两地之间穿行的人也大都是村里人。要不是什么特别的事,他们是不愿意这样奔走的。一个来回几乎得从天明到天黑,就算拉头牲畜也是一样,这路实在不好走,他们甚至都不忍心让自己的牲畜遭这般罪。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一个人赶路,往往是带着全村人的需要。他们会挨家挨户的前去告知,要去镇子的消息,有什么需要就顺带的事。人人都是如此,似乎是在这个村子已经自然形成的规约,大家都刻意遵守着。这样一来,赶路的人凌晨三四时就得开始启程,回村时天已灰暗,村里人家总是会送上一些吃的或是一些物件,以表示感谢。
村里有牲畜的没有几户人家,所以,赶路人也就那么几个。有些人家一辈子都没出过村子,他们基本能够自给,如果有其他需要他们就会劳烦这些赶路人。他们已经成为村里与外界沟通的使者,他们每次总是能够获取到一些新的信息,也总是能带回来一些新奇的东西。孩子们当然是最喜欢不过的了,走时一路追送,他们也想去大人一同前往,好奇心几乎占据了每一个孩童的大脑,他们到底是想跟着去看看那个总是能带来好吃糖果或是新奇的玩具的神奇的地方。可是大人们不肯,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这般苦,再说,大人带上了也是个累赘,只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没办法,孩子们只能在村口默默等候大人的归来。
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生活,即使是与世隔绝也总有满足不了的地方,更何况还有这样一条路,还有这样一群人。对于赶路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和使命就是为村里带来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总是会沉醉在自己的歌声里,这也是他们打发时间和无聊的方式,那样或许不会那么疲惫。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已经足够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不是件简单的事。或许哪一天大路修通了,再也不需要这样的赶路人,每个人都可以来回在两地穿梭,甚至可以走向更远的地方,奔忙于自己的生活。这条路,这美妙的歌声,这些赶路的人,也都将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