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红店。
上个月有个北京同事来宁波出差的时候,到的第一件事情是找有什么好吃的网红店,给她推荐了几家近期很火人很多的餐厅,她很喜欢。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根据现在的社会应该改一改,世上本没有网红店,排队的人多了,就成了网红店。
看似调侃搞笑的话,却道出时下消费市场的现状。
网上多次爆出茶饮市场网红品牌“喜茶”排队3小时的盛况,还有各种网红青团、网红冰淇淋店、网红面包店等等,不胜枚举。
相对于问这家店吃什么味道如何,人们似乎更care的是这家店排队的人多不多?最近火不火?
火,那我也要去试一试,不能吃也要到此一打卡才算我是个洋气不落俗套的人。
拿我自己来说,去上海玩的时候明明看到一些评论说味道一般般,但是路过看到很多人在排队的时候,我还是会忍不住去试一试,总觉得必须自己尝过才可以。
似乎我渐渐变成了自己口中不喜欢的人,一个随大流的人。
2.
改变自己的主创之一彭萦说,一个人如果有天赋、有驱动力,有元认知能力,那潜力是非常可怕的。
天赋和内在驱动力相对好理解,元认知能力是什么?
我搜索了一下知乎,得到的解答是:元认知能力是潜藏在人脑中未被开启的强大功能,是对思考过程的再思考再判断再识别,也可以说是对认知的认知(此处有点绕)。
一般来说,人们的常规性思考,只是满足了人正常生存的需要,但对概念的深度思辨,对命题的深度思考,大部分人都是不够或很难做到的。
为什么?
首先,独立的深度思考是很痛苦的。要得出不同深度和角度的结论,往往要做出一些痛苦的决定,然后反复的推敲然后推翻,再推敲,再推翻。而大部分人总是下意识地去选择一条相对好走的路,忘记一些痛苦的过程,逃避产生的结论。
其次,你不得不承认,你会随这种潮流,其实是你害怕与众不同。你害怕自己会因为做了不同的选择而失去同盟,你害怕别人都知道的事情只有你不知道。
于是,没有过多的思考,我们聚众,我们团购,我们拼单,我们一起去排那些最近很火的网红店。
但是如果别人告诉你应该相信什么,你就真的相信了。那么你就会和别人一样犯下同样的错误。
世界上的大部分规则都是二八法则,但是我觉得真正拥有独立思考拥有强大元认知能力的比例应该是2%和98%。
这些人是我眼中羡慕喜欢的样子。
3.
如何可以不随波逐流呢?
-刻意练习。
这是最容易开始也是最难坚持的事情。首先得有这样的意识,其次经常对自己已有的认知活动进行再加工再思考,不能陷进某个具体的认知而无法跳出来,要深入,也要浅出。
-多多反问。
我和身边的朋友都很喜欢看《奇葩说》,辩论者在演讲完后希望能够影响现场的比分,比分关系到正方反方的输赢,所以在这些优秀辩论者的演讲后,红蓝键经常发生大幅度的增减。我们的观点一而再地被打破。
我经常听完一个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听完另一边,omg,又动摇了。
如何可以让我们自己不管他们怎么说我们都可以不按下另外一颗按钮呢?这也许就是《奇葩说》带给我们除了娱乐之外的价值。
在这一点上,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