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军师联盟”这部电视剧非常火热。虽然我平时基本上不怎么会看各种连续剧。但是,作为一个铁杆的“三国迷”,所有与“三国”相关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我都是会看的。尤其是“军师联盟”这样的好剧,我当然就不能够错过了。
其实一直以来,相信许多对“三国”有所了解的朋友对于司马懿的印象应该都不太好。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司马懿家族篡了魏国的权,他的孙子成为了晋国的第一个皇帝;第二,他一直都扮演者诸葛亮对手的角色,而诸葛亮一直都是个非常正面的人物。
但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这两个原因能够成立。首先,所谓的篡权真的就应该被批判吗吗?当然不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总是由胜者来书写的。对于魏国来说,司马懿是篡权者,但对于晋国来说,司马懿却被尊为开国皇帝。这些结论都是基于不同的角度上得出的。就像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和陈桥驿兵变的赵匡胤,他们都为大多数的后世所称赞,因为他们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此外,由于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当中被塑造为一个完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北伐曹魏,六出祁山,夙兴夜寐,只为兴复汉室。而司马懿作为曹魏方面的主将,数次逼退了诸葛亮的大军,使其最终陨落于五丈原。故司马懿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一个反面人物,记得在我小时候非常爱玩的一个游戏“三国战纪”当中,司马懿就被塑造成为了一个类似“巫师”的人物形象,显得邪恶无比。
这其实对于司马懿来说非常不公平。从客观的角度看,其实诸葛亮和司马懿不过都是各为其主,又何来的正义与邪恶之说呢?应该注意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多次对战,其实进攻方都是诸葛亮的蜀汉大军,司马懿不过是在保卫国土。按照蜀汉方面的说法,魏国是伪政权,是篡夺汉室的江山而来的,但这其实是不符合逻辑的的。因为如果按照这套逻辑,汉室的江山岂不都是当年从秦国手中篡夺的。那么历朝历代都是伪政权,因为他们都是“篡夺”了前朝的江山。
而由于年龄的增长,这次我看“军师联盟”,有了很多我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时所没有的感悟。
一、“制衡”的意义
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语时,还无法理解它的意义。但是这次我看了这部电视剧之后,才深刻的体会到了“制衡”的艺术。在剧中,曹操死后,曹丕当了魏王,继而当上皇帝。电视剧进行到这个地方,就给了曹丕一个难题:他希望让魏国变得富强起来,但是面对那些曾经跟随其父亲一起打天下的曹氏宗亲们。他一方面想要打压宗亲,收回宗亲们的特权,这样国家才能够富强;另一方面,由于天下未定,西蜀东吴都在虎视眈眈,他又不得不依靠手握兵权的宗亲们。
而仔细想来,我以前难以理解这个词的意义,其实是我还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去了解到现实世界事情的复杂性。认为所有的事情本身都只包含两个维度,即对与错,或者善与恶。其实事实上,在真实的世界中,哪里找得到真正的是非,对错。
就像曹氏宗亲们对于曹丕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使用的同时也会让自己受伤,但又不得不用。但怎样才能把这把“双刃剑”用得好,就体现出一个人的本事了:如何让多个矛盾的局部成功的整合为一个整体,并发挥出相对最为高效的作用。我认为这才是“制衡”的最高境界。
二、压力与责任
以前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总是将着眼点放在“三国”人物中的武力和谋略这两点上,谁的武力强,谋略高,我就佩服谁。但事实上,当时由于我的阅历有限,有太多的维度都是我不曾看到的。
就以曹操为例,作为一个三国乱世中成功的领导者,曹操同样也承载着沉重的责任与压力。
在官渡之战前期,曹操其实面对着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首先是在朝中,以董承、刘备、马腾为首的“保皇派”携汉献帝写的血书,千方百计的想要杀掉“奸臣”曹操,此为内忧。而他河北的对手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雄踞冀、青、幽、并四州,且兵精粮足,此为外患。
看到这里,我联想到了“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和袁绍的谋士许攸的一段谈话,发生在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此时袁绍兵马数倍于曹操,粮草充足,可供大军食用数月;而曹操不仅兵力不足,更致命的是军中粮草已然耗尽,只是曹操严令封锁了消息,军中士兵不知道罢了。处于这种情况下,一旦粮草用尽的消息走漏,或者战争再继续相持下去,曹操的军队随时可能会崩溃掉。可以想象曹操此时面对的压力是多么大。军中所有将士的性命,整个曹氏家族的荣耀,此时都系于他的肩上。
而这时面对许攸对于其粮草问题的试探,曹操竟能够镇定自若骗许攸:军中余粮尚可支数月。试想,如果作为一个正常人,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其实人的本能反应都是会去找人倾诉心中苦闷,以减小压力。但是曹操不行,他不仅不能够向别人倾诉,而且还要伪装自己,显得完全没有压力,并且在重压之下冷静思考,完成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力挽狂澜,因为这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当然到最后,正是由于曹操说服许攸投诚并得到其的献计,使得曹军烧了袁绍的所有粮草,一举扭转了整个官渡之战的局势。而这最终的结果我感到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公元200年。恐怕此时曹操心里也会自觉凶多吉少。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就像西西弗斯那样,即使看不到希望了,但是依然坚持不懈。因为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一线生机。但是如果放弃,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对于人来说,最可怕的其实并不是机会渺茫,而是当我们“感觉”已无希望之时的主动放弃。
三、“隐忍”的智慧
对于司马懿这个人物,我不仅羡慕他的运筹帷幄和老谋深算,更加佩服他“隐忍”的智慧。
记得剧中的一出戏,诸葛亮欲逼司马懿出战,派遣一名善辩的使者,携一件女子的衣服去激将司马懿:若他不肯出战,就请穿上这件女子的衣服。
面对这样的羞辱,司马懿手下的将领都已怒不可遏。但司马懿不仅没有发怒,反而高兴的穿上了这件衣服。试想已年近六十,作为统帅几十万魏国军队的大都督,他竟能够忍受这样的羞辱,不得不让人佩服。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司马懿的这个行为毫无疑问是最理性的决策。如果他此时因为无法忍受被羞辱,就贸然出兵,这看似洗刷了自己的耻辱,实则中了诸葛亮的圈套。而反过来,司马懿穿上了女衣,好像受到了羞辱,但实际上却体现了他的大智慧:把施出了计谋又还给了诸葛亮,让对方无计可施。
古往今来,那些不仅胸怀大志,而且还能够适时隐忍的人更容易成就大事业。像韩信坦然面对“胯下之辱”,勾践隐忍十年,卧薪尝胆,方能成就后来的功绩。要是当时韩信拔剑杀了那个让其受辱的人,勾践不愿隐忍,与吴军死战不降,恐怕中国的历史上就要少了这两个著名的人物了。
而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其实我们时常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到委屈,觉得自己别人羞辱了。这个时候,我们对此作出怎样的反应:是怒不可遏的奋起,扇回对方“一巴掌”;还是不受自己情绪的影响,冷静思考,作出当下最优的决策。这才体现出了我们真正的智慧。
其实通过看这些反映史实的电视剧,从中是能够学到不少东西的。千百年来,虽然社会在不断的变化,但有一个东西永远不会变,那就是人性。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博弈方式不会变,无论是在古代的政场、战场还是在现代社会。领会了这些最基本的逻辑,才能够在任何场景下都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