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自然得体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27)
我在《开课揭题,直入情境》一文中谈到过课文的开讲与导入问题,那主要是从简洁省时的角度谈的。这篇文章想从美感的角度来谈一谈。
语文教师大都很在意课文的开讲,特别是在有人听课的时候或者是参加教学竞赛的时候,往往都要将开讲的那一刻着意地打扮一番。
我的看法是,这种精心的酝酿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要做得自然一点,得体一点,不要刻意雕琢,也不要过分渲染。要力求在很短的时间内,优美、从容、有情味地导入课文。一种做法是,在整体感受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与课文情感氛围一致的、紧扣课文内容的富有诗意的导入。
比如《散步》,写的是亲情,写的是中年人的责任感,写的是心灵的关爱。走过了冬天的祖孙三代,漫步在初春田野的小路。温暖他们的,不仅是春意,不仅是明媚的阳光,更有来自心灵的呵护。课文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也像一支轻声吟唱的歌,阅读时给人一种沁入肺腑的感觉。于是我们的导入语可以这样设计: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我们的阅读活动是: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这个导入语不足100字,简洁动听,情意盎然,层次分明,自然得体。
一种做法是,抓住课文内容或者课文标题的特点,设计自然轻松而又别出心裁的能紧紧吸引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导入。
比如《小石潭记》。
这篇文章文笔秀美,段落小巧,布局匀称,移步换景,首尾圆合。课文多用短句,多用四字词语,节奏和谐,读音清朗。它美在有记事,有描写,有抒情,可以说,全文的秀美就像盆景的玲珑雅致,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可以抓住它的标题,设计轻松的话题,让学生带着兴致、带着兴趣进入课文。
下面是我的教学导入实录片断:
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样写课文标题的。(展示课件。)
小石潭( )记
小石潭记( )
师:第一句当中一定可以加一个字,加一个什么字呢?
生1:“游”。
师:那么第二句后面能不能加一个什么字呢?
生2:老师,加一个“事”字。
生3:老师,加一个“景”字。
生4:我认为可以加一 个“趣”字。
生5:不对,应该也是加一个“游”字。
师:啊,还是加一个“游”字。原来呀,“游记”也是可以说成“记游”的。游记类的文章、记游类的文章,就是把自己某次游览的经历记下来。把这个过程记下来,就叫“记游”。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小石潭游记”,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小石潭记游”的。
这个导入时间约两分钟,然而学生已经被这轻松有味的话题“调动”起来了。
一种做法是,根据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的理解有点困难的特点,设计知识性趣味性比较强的导入。
如《说“屏”》。
这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作者凭借古建筑专家深厚的学养,从情感经历的角度赞赏屏风的功能与独特的美学价值,并具体讲述屏风的作用、类别以及设置屏风的技巧等等。文章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屏”这个事物尽管在作者的眼中是那样的美好,但早已经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这时候的导入可注意知识的铺垫。
我是这样导入课文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说“屏”》。我们先来看看屏风是什么样子。
(课件显示屏风图片。图片略。)
师:(屏显1)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样式,起分隔作用,挡风、缓冲视线,同时也比较漂亮。(屏显2)这个艺术一点,上面有书和画,是木屏。(屏显3)这是课文里面说的锦屏。(屏显4)这是石屏,庄重、典雅。(屏显5)这个叫挂屏,它已经失去了一般屏的功能了,作为一种工艺品放在家里欣赏,你们看上面画的是“四君子”:梅、兰、竹、菊。
师:说“屏”说“屏”,我们还要理解“屏”的含义。这含义理解起来很有意思的,大家看着屏幕读起来……
(屏显:屏——大门外或大门内对着大门起遮挡作用的墙。)(学生齐读。)
师:原来“屏”的古老意义就是“墙”,后来这个意义又发生了一点变化。“屏”如果有墙的含义在里面,它的用途就是一个屏风。请读起来……
(屏显:屏——屏风: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学生齐读。)
师:再看它的意义变化:
(屏显:屏——形状像屏风一样的东西,如孔雀开屏,荧光屏,屏幕。)(学生齐读。)
师:哦,原来孔雀开屏的“屏”是这样的意思呀。
师:“屏”的含义继续发生变化,请看——
(屏显:屏——遮挡,像屏风一样起着遮蔽作用的东西,如“屏障”。) (学生齐读。)
师:一个“屏”字有这么丰富的含义,多有趣呀。
这个导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看“图”,感知各式各样的屏,时间约1分钟。
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屏”字的含义,时间约3分钟。这样一个4分钟以内的导入,很好地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课堂导入的方法因课而异,因人而异,总之应该做到“巧妙导入,自然得体”。有时候,简短的一两分钟的导入,也是颇费斟酌的。但我们宁愿多花一点时间,以追求美好的教学效果。
(湖北荆州市教学研究室)
:p> 8.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湖北荆州市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