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文/日月

教学反思是指向教师内部的认知过程和教学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解决教学工作的问题、提高教学工作的成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针对教学的反思行为。其根本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修养,是教师的个人独立思想活动。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包括反思性的“教”和反思性的“学”两部分。虽然当前侧重于对反思性“教”的研究,但反思性的“教”是为了促进反思性的“学”。在师生共同活动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进行教学反思,还要以反思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实践,是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所有努力是为了让学生进步,而不是关注是否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所以关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必须认真研究反思性的学。

反思性教学与教学反思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行为。反思性教学的实施中必然有教学反思的参与,但教学反思并不一定能实现反思性教学。

二者的反思对象不同。教学反思中,教师是教学反思的实施者,教师以教学问题为主要反思对象,主要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这类教学问题。而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了教学活动中反思的实施主体,侧重以知识的教和学的过程为反思对象,教师采取一定的反思策略,去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学习,不仅要对“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进行思考,还要对“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进行追问,这些就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问题。

反思性教学与教学反思虽然都是以反思为主体,但是反思的目的不同。教学反思是以教师参与为主,其反思的重点在于教”,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反思性教学是师生的共同反思的教学活动,其重点在“学”,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反思性教学与教学反思虽有不同,但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观察和全面内省,是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的基础和条件,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教学反思结果的实践和评价,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围绕新知识的教学目标,根据自身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和新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我们学校坚持撰写反思日志已经两年有余,一部分老师撰写日志在30万字以上,每日反思已经成为我校的一种生活、学习方式。在不断的反思写作中,老师们逐渐凝练自我的思考和思想,能不断优化自我的生活和工作,全方位地带动“我”以及我周边的每一位的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