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甘地的一句话:若要寻求这个世界上的改变,就让自己成为改变。我理解为思想+行动=改变。
1.P138摘录了戏剧《一千个小丑》中主人公拒绝将他12岁的外甥交给儿童福利院的话:我希望他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然,这份独特会在不经意间离他而去。我希望他对此保持清醒……希望他能尽情地拥抱各种奇妙的可能 。我想让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对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明白,生而为人,而不是一把椅子,有着多么深刻又无民言表的原因。
我很喜欢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字词,甚至努力去背下它。这部剧我没有看过,在网上也没有查到相关的书或视频,我不是想重温这段话,而是特别想知道主人公是怎样的成长背景,让他有如此强烈的“人”的意识与尊重;还特别想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又是如何践行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发现问题,提出一些思想或想法远比实践来得容易。我更期待一个人是如何实现它的?
2.P139当看不见自身的美好,我们就和生命的源头、那神圣的力量失去了连结。……我们如何能以善意和友爱对待自己,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转变每时每刻的自我评价。……我们要知道如何做出有助于生命成长的自我评价,进而做出符合生命需要的选择。
我知道并了解这段话的正确性,但对于我所见到的周围的人来说,要做到如此,是困难的。或者说,要完全做到如此,是困难的。我们似乎总会无意间流露出一种自卑,甚至在我们努力前行的时候,自卑还成为推动前行的马达。我们甚至在肯定的同时,也会不断否定或推敲,是否还可以做得更好,是否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一种挑剔,有时变成一种习惯。它和谦卑有时在并存着。
在139-141《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中说,我们的改变是出于想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并不是因为羞愧、内疚这样一些具有破坏性的驱动力。
作者说,即使我们有时能从错误中“得到教训”,并做出改变,但在我看来,那背后的驱动力也不是正向的。
这两句话,让我有些纠结。作者在暗示我们要做得更加完美吗?让我们不再犯错吗?肯定不是。我后来的理解是,动机的本身不应该掺杂负面的情绪,它就是纯正的希望更好而已。而且应该善于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将其需要、请求给表达出来。就像电影“盛夏未来”中说的:希望我们都更能诚实的面对自己,都能更勇敢些。
3.“有一个词拥有强大的威力激发人们的羞愧感和罪恶感,并经常被我们用来评价自己。它充满暴力,并且根深蒂固地烙印在我们的意识中,以致于许多人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它要怎么生活。这个词就是“应该””。
读完这句话,我就笑了,直击事实与真相。今天我都冒出了这个词,因为我想跟儿子交流,他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回到家,我想告诉他,告知父母长辈自己的行程是尊重的一种表现。但我克制住了,可能就受到了非暴力沟通的影响。我只是打电话问了他,出发了吗?怎么回家?什么时候能够到家?儿子其实并不喜欢我过问他,从他的语句中我听出来了。但因为我的表达还算适中吧,让他很客气地告诉我,他是如何安排的,让我放心。
这也让我回忆自己平时是否过多的运用了这个词,想不起具体的,但一定是用得较多的。特别是面对学生的时候,似乎老师的权威就是这样树立的。尽管我的学生很喜欢我,但我相信,今后的刻意改变,会使我的学生更加喜欢我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