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接替体育课的消息敲定后,我心里总有些忐忑——怕孩子们觉得是老师“占课”,更怕原本期待户外的心情被一堂语文课浇凉。思来想去,不如用一场游戏敲开这节课的大门。 “我们来玩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游戏,弥补大家没上体育课的遗憾!”话音刚落,孩子们眼里满是半信半疑的好奇。
第一局支援“字典”,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字典在孩子们手中手忙脚乱地传递,慢了的小队乖乖做起“萝卜蹲”,笑声差点掀翻屋顶;第二局传“语文书”,输了的孩子扭着屁股转三圈,模样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游戏渐入佳境,我忽然抛出新指令:“现在,支援本组最帅的男生!”话音刚落,教室里炸开了锅。各小组的同学你推我搡,慌乱地互相打量、争论,最后几个孩子合力拖着被选中的男生,半推半拉地送到讲台旁,被“推”上来的男生红着脸挠头,惹得台下笑声不断。
紧接着,“支援本组最瘦的同学”的指令下达,孩子们又立刻切换状态,快速锁定目标,有的还故意捏捏同学的胳膊“确认”,整个教室满是叽叽喳喳的热闹。
玩到第四五局,我故意提高嗓门:“这次来个狠的——支援一根长头发!”女生们立刻从马尾梢上小心翼翼扯下发丝,男生们急得差点伸手去揪,康林涵捧着四五根头发跑过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不小心拽多了”,全班更是笑作一团。
最后一局,指令变成“支援白运动鞋”,孩子们捏着鼻子、憋着笑,飞快地把鞋子传到我面前,那又嫌又乐的模样格外鲜活。而这几轮游戏里,输了的小队都要“扮丑逗笑大家”,有的挤眉弄眼、有的歪嘴吐舌,夸张的模样让笑声真的快掀翻了屋顶。


当笑声渐渐平息,我顺势翻开语文书。原本可能沉闷的课堂,却因为刚才的热闹变得格外不一样——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时格外积极,眼神里满是兴奋,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都主动举起了手。
看着他们专注的模样,我忽然明白:教育从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把知识悄悄藏进欢乐里。这堂“偷”来的语文课,没有辜负孩子们的期待,更让我懂得,用真心换真心,用快乐换专注,才是课堂最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