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号的比赛进入终极PK时,是四班二人对战一班一人,最终是王欣蕊答对16个,张紫秋答对15个,陈静茹写对12个。
但并没有因此而选出一二三等奖,因为,四班二人写在同一张纸上,有合力完成的可能。所以她们二人也需要再PK。
最终的结果是张紫秋在二轮答题中获胜了。
比赛结束了,在整个从筹备到展示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学到一:如何使用FOCUSKY制作PPT。
FOCUSKY是一快速制作3D效果动态PPT的软件,容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在半个月前参加初中名师教研时首次接触它,便属意同行的王琨仔细研究,并在学完下一周的教研时间在高中语文组推广,最后又用了一周时间(感谢那个中秋假期),独立制作了“汉字听写大会”的PPT。刚开始有很多意外状况,所幸被一一化解。
学到二:提前着手,存好电子版。
这次的“汉字听写大会”是我重新担任语文学科组长后的第一个活动,因为身在高三,所以就在高三进行了,又正好契合一轮复习的进度,可以说是学以致用。为此,我在高二下学期末布置假期作业时就已经把考试内容渗透进去,9月14号进行海选时,选题就是从假期作业抽取的。9月21号的晋级赛的题,是从一轮复习资料里选取的。可以说,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落实,这一点,毋庸置疑。
学到三:课内是基础,活动来帮忙。
在进行一轮复习时,我发现学生对课内知识掌握得不好,于是萌生了出课内相关内容的想法。于是设计了第二回合中的“课文里的人名、地名和声音”这个环节。而在复习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学习字形读音时,容易单点记忆,效果不好,应该串点成线,于是我又设计了“飞花令”的环节,其实就是高考复习中的“同音字”。这样,由点及面,扫清知识盲区,效果较好。
学到四:一个好汉三个帮。
在我的计划中,我的角色就是导演,我需要一个主持人,也需要一个主考官,还需要三个裁判员和一个裁判长。
主考官我早早就选定了王琨。她是我们语文组最大气的选手,形象、气质、声音都很棒。裁判员我选择了教务门主任,原学科组长王孝春和语文组年纪最长的罗老师。但后来孝春有事,于是我就找到了教务负责初中工作的姜波来担任。裁判长则请到了章校来担任。
主持人的人选我首先考虑的是学生,正好班上的钱姿濛一直在学播音主持,我就找到她来帮忙,她也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她一一直在外面学习,28号刚刚坐火车回津,在火车上完成了主持词,在29号上午,我们只彩排了一遍半,她就可以落落大方地进行主持了。
很感谢大家没有推诿,都相当支持我的工作。
你以为这就够了?不!还不够。
我在活动前一天到教务的信息组寻求技术支持,王楠老师给了很多好的建议。他把我的异想天开变成了事实!而且,把我原本的需要两个人配合的设计整合成我一个人进行切换就能搞定!由此可见,找到一个专业人士有多重要!
而且,王楠老师还使用到直播功能,把活动直接发送给全校,让没有到现场的同事们可以直接观战,多好的想法!
而另一位信息老师王振杰也超级厉害,从我找他到他来解决音箱,麦克风等问题,用了不到十分钟!高效、专业,、使命必达,这都是我坚强的后盾。
还有任校,作为一把校长,是第一个到达会场的领导。全程关注活动,还悄悄指出活动的纰漏,非常重视,大力支持,感谢感谢。
还有我的班主任们,早早地把学生组织好,带入会场,还要时不时地组织纪律。
还有我的同组的老师,韩丽红、孟桂娟、李涛都到现场观战了。还有那些在电脑前看直播的小伙伴们,因为有你们的关注,我才不敢懈怠呀!
但是,搞一个活动,太难了,问题肯定有,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明天我再来分享这些吧!
祝大家十一假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