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大年三十,正月初一这样烟火尘俗气息浓厚的节日,元宵节算得上是非常风雅了,与中秋重阳一样,带了几分古韵,又被诗词歌赋附上了几分风流。
老家俗语说,过完十五不是年。在我看来,元宵节作为春节的尾声,少了正月里来正月正的热闹劲儿,却尚留几丝余温,温度刚好,是个可喜可爱的日子。
这一天在故乡,依然被正经对待,别的不说,吃汤圆,烧香送年等祭祀也是不可少的。
市里更热闹,年年人民公园里的大型灯会是从腊月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后的,除了看灯,各种爱俏的嬢嬢们要拍照——少女反而不多见,都去星巴克自拍了。这些嬢嬢们,以及拖家带口出来的人们,在手机没有照相功能的年代,养活了一大帮脖子上挂着相机在公园里溜达的人。
另外各种小吃、玩具、游乐,公园里人声鼎沸,拥挤不停。
灯会从腊月尾看到正月十五,早是腻了的,重头戏是去看烟火。
绵阳每年元宵要花费数百万在河堤上燃放烟花,其盛大瞩目,璀璨多姿,我在别的城市未见过。
每年此时,河堤岸上总是挤满了人,仿佛全城出动,需要很多警察维持秩序,近两小时的绚烂绽放,人人仰着头,看得如痴如醉,连脖子酸疼也忘了。每一朵烟花炫目开放之时,人群都不约而同发出一声赞叹:“哇!”齐齐整整的由衷赞美,除了这个感叹词,也没别的词可说,实在是太美了,什么火树银花,华光熠熠,漫天华彩,都形容不了,非亲见才能明白这一大美。
烟火结束时通常是夜里十一点,人群如潮水散去,三三两两各自热烈地讨论着四散到街道巷子中,嘈嘈切切的谈话声,时而夹杂孩子的嬉闹与情侣的笑声,正如了潮水涌动的声音,逐渐远去,低低退开。
独留城中一江春水,空中一轮圆月。
这种热闹与寂静的对比,不免让人想到古诗词里的元宵节。
闹是“宝马香车拾坠钿”、“宝马雕车香满路”与“花市灯如昼”,静是“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与“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而身处其中的盛世岁月,歌舞升平之感,古人亦有之:“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相较于咏柳伤别,中秋思亲,重阳怀古,元宵在古诗词里多了几分热闹,更添了几许浪漫。
元宵这样的日子,活该浪漫。
首先,吃得浪漫。
在一个任何节日都和吃分不开的国度,节日吃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节日的调性。
中秋节吃月饼,诗情画意。清明吃青团,颇具风雅。元宵吃汤圆,甜甜蜜蜜,不像正餐,倒像是甜品,更何况随着科技进步,现在还有了各种水晶汤圆、水果汤圆、五彩汤圆……好吃好看,重点是适合发朋友圈。
不然你想想,元宵节吃卤猪蹄?吃大肘子?那朋友圈里晒图的女性直接减少98%,剩下2%估计是真·吃货。
其次,玩得浪漫。
看花灯、猜灯谜、看烟花,哪个不是又好看又有情调,尤其花灯烟火这种璀璨闪耀的氛围及背景,适合拍照适合发朋友圈也适合情侣秀恩爱。不然你想想,元宵节大家摔跤?掰手腕?滚铁环?浪漫一下子没了,再说,春节昏天暗地打麻将的时候,咋没人晒朋友圈?
再者,文化浪漫。
和春节大酒大肉放鞭炮,以及正月头去长辈家拜年被催生逼婚比起来,元宵真是不知道浪漫多少倍。
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我国传统情人节。小学毕业就去杀猪卖肉的李二狗都会在这一天发朋友圈写上“月下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说浪漫不浪漫?
别跟我提七夕,织女牛郎常年分居,一年才见一次,是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因为浪漫,所以喜欢,正月头被七舅姥爷逼婚的时候,你咋不发朋友圈写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呢?
所以啊,元宵就是这么可爱的一个日子。
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漂在异乡的青年来说,刚在故乡过完春节,从吃吃喝喝自然醒和闲来无事打麻将的假期刚回到工作中,节后综合症还未痊愈,对春节还念念不舍,元宵来得就太是时候了。
一来缓解节后综合症,二来好好作别春节,收心工作,三来和一个长假期没见的朋友小聚一下,真是再好不过了。
情侣们呢,借着这个节日,刚好也为之后的西洋情人节预热一下,提前撒狗粮秀恩爱,居心叵测想省礼物钱的呢,借着元宵节分手,也是个好时机,希望你们不要错过。
最后,有朋友总追忆似水年华,感叹古时元宵节多风雅浪漫。要我说完全不必,古时的怀春少女只有趁着元宵节才能出门,现在你满大街都能看到露腿露胸露胳膊的美少女。古时有灯谜雅集,现在我们有速冻汤圆和微信红包。
(2017-02-11 发布于个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