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当代人都是“急性子”,什么事都在拼速度,等不得,慢不下来。前几年有人提出“快餐文化”这个词,虽然被广泛认同,但大家从未想过要让生活慢下来,从容一点,反而越来越快。你看过往的行人那匆匆的步伐,慌忙的神色;你看快递小哥冒着出事故的风险让两轮或是三轮车在路上总是寻找最近最快的路线行驶;你看我们对孩子的态度,作业写不好或是犯了小错误不听解释就开始批评,渴望孩子成才的心一日比一日焦躁,却从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天赋与承受力,恨不得马上找到熔炉,让孩子进去就能成为他们理想中的样子。。。。
我们应该是早就习惯了这种状态,并且也很享受这种状态。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每个人都想着用时间换效益、用效率争优先。京东之所以把电商做成了头牌是因为他的快递服务快而优;美团之所以倍受人们青睐是因为他能趁热把饭送到大家面前;网络宽带随着科技进步发展到5G、200兆,人民都不允许打开网页还有迟缓的现象发生;年轻人追剧的速度也快了,据说都4倍速地观看;网络上的小视频里大量是十几分钟介绍完一部电视剧、一本经典文学著作。现在的世界和人们好像都被按下了快进键,一切都是那么急切和紧迫,而人民沉浸其中享受经历的快感。
快,可以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但同样会忽略美好的风景、难以保存珍贵的体验。一部经典著作,别人逐词逐句阅读,而我们却用十几二十分钟就看完别人读完后用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整理出来的故事梗概,并且自满地认为读了许多经典显然是幼稚和可笑的。我读经典不多,但读的其他书目不少。我个人认为读书不单是看故事情节,还看作者对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技巧,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感受作者对每个人物性格的刻画,了解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人情世故,有的文章还能体现作者或悲或喜、或细腻或粗矿的丰富情感,总之一部经典能带给我们的东西很多,绝非别人三言两语叙述故事梗概所能替代的。
快,往往伴随着内心的焦急。俗语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些事急不得,甚至着急了容易适得其反。我们常常遇到棘手的事情,所谓棘手就是很急但一时又没有好办法,这时如果不冷静、着急忙慌地就很容易出昏招。再比如平时说话,急脾气凑在一起很容易吵架,就是大家交流过程中在快节奏中形成思维定势,没有把对方的意思理解透彻,自以为是,矛盾冲突就发生了。
慢下来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心态。遇事不急着下结论,遇事不急于早收工,遇事不急于争一时之气。慢下来,把心气理顺、把事理看清、把风景看够、把五味尝遍,人的经历就丰富,生命就厚重,姿态就端正,气势就祥和,一辈子过得就会有意思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