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浙打卡游(3)双龙景区

2025年5月18日,蜀浙打卡游第3日,今天游览了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的双龙风景旅游区。

早晨6:30,我们在杭州东站吃过早餐,乘坐G7331次高铁于8:15到达金华南站,出站后在雨中乘坐预约的顺风车前往景区。顺风车司机是一位20多岁的当地女孩,说起到双龙景区游览时,她说恐怕你们会失望的,不如到游埠古镇去逛一逛。谈起金华市的情况,她饶有兴趣地给我们介绍起来。金华市素以金华火腿而闻名,但大家除了金华火腿外对金华市的了解就很少了。其实金华还有很多令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地方,比如其下辖的义乌市,生产的小商品冠绝世界;东阳市有著名的木雕和横店影视城;永康市是世界五金之都;我们去游览的双龙景区所在的婺城区也有一家著名的企业,就是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关于义乌、东阳和永康,之前都有所了解,但零跑汽车在金华市还是首次听闻,这让我对金华的实力印象又深刻了一些。来到双龙景区游客中心,雨下的更大了,女司机很贴心地把车上的雨伞送给我们挡雨。

双龙风景旅游区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以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等为主要旅游活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4A旅游区。

近年来,景区以双龙洞景区为核心,以金华山全境旅游为依托,先后开发建设了鹿田书院、鹿女湖、毛主席视察双龙洞电站旧址等一系列景点,将原为4A景区的双龙洞景区晋升为5A的双龙风景旅游区。

看金华市的天气预报,显示今天全天都有大雨,因此在购票后我们把背包和雨伞都存放在游客中心的储物柜,又专门买了两件雨衣带上。

检票后登上景交车,景交车没有直接驶入景区,反而是折返后来到了游客中心的地下停车场。停车场候车区内人声鼎沸,喧闹异常,原来这里有几百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候车,他们才是今天景区游览的主角。在景区工作人员的指挥下,老师们带领着一队队的小朋友秩序井然地登上景交车,登车完毕,景交车顺序离开驶向景区。

景区入口

来到双龙洞景区,下车后发现雨已经停了,接近游览结束时,才有星星点点的小雨滴落,因此我们的雨衣完全没有派上用场,看来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还是有待提升的。

进入景区,入口左侧有一座镌刻有横排“双龙胜景”红色大字的碑石,题字者为前国务院总理吴邦国。经过名人碑廊,来到景区的双龙湖,湖边又有一座竖排的上刻“双龙胜景”的巨大山石,落款居然为朱元璋。景区介绍,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曾到金华勘察地形,在此提出了“欲取浙江,必先取浙江之心金华”的战略方针。景区节选了朱元璋手书中的“双龙胜景”,镌刻于此。

吴邦国手书
朱元璋手书

随着熙熙攘攘的小学生人流来到景区入口广场。广场左侧设立了叶圣陶的铜座像,身后是小学语文课本的铜雕,左侧的崖壁上是其铜雕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著作,右侧则树立了一座标记有《记金华的双龙洞》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书本相框,旁边是放大的课本文章照片。老师们在这里组织学生们观看这些设置,并嘱咐学生们如何将课文学习与实际游览进行对照以加深印象,至此我就明白了今天的游客中有如此之多小学生的原因。

叶圣陶雕塑

据介绍,1957年4月,叶圣陶先生游览了金华山,被双龙洞鬼斧神工的天然造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震撼,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记金华的双龙洞》,并入选中小学教材,60多年来代代传诵,家喻户晓。我想,这应该也是双龙风景区能够名闻遐迩并且能够获批5A景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介绍,双龙洞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风景而自古闻名。除叶圣陶外,自唐代始,历代文人墨客便慕名而来,仅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东坡、李清照等历代名人关于双龙洞的佳作就有2000余篇;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此写下了4000多字的游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洞写就了脍炙人口的名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陶铸、李先念、彭真、严济慈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双龙洞因洞口悬有两个钟乳石龙头,形态逼真,因而得名。洞口除了左侧洞壁黄色的“双龙洞”石刻外,在右侧和上方的洞壁上,分别刻有“洞天”和“三十六洞天”的摩崖石刻。据介绍,“双龙洞”刻字为唐代文人手笔,“洞天”为宋代诗人吴琳书写,而洞顶上的刻字则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的墨宝。

双龙洞入口
洞天石刻

双龙洞分为外洞和内洞,二者有暗河相连。外洞如同一座宏伟的大厅,空间宽敞阔绰。洞顶和洞壁上播放着诗词歌赋和图画的投影,令突兀的洞窟充满了科技感。在洞顶清幽的蓝光中,有一片密集的黑点,用镜头放大来看,居然都是悬垂的蝙蝠,有的静止不动,有的在舒展翅膀,洞中熙攘的人群和嘈杂的回声看来对它们没有丝毫的影响。

外洞大厅
洞顶蝙蝠

双龙洞的外洞入口处有一道巨大的石屏,这里仅开辟出一条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由于水道水面至地下河顶灰岩的间隙仅约30厘米,游客们需躺在小船中仰卧而入,方可一探这神秘洞穴的究竟。这种方式自古如此,古诗有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此种进洞方式可谓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

卧船入洞

进入双龙洞内洞,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悬垂林立,琳琅满目,在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下,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环绕洞壁有一条蜿蜒的暗河,蓝色的灯光照亮了清澈通灵的水面,一群群体态灵活的鱼儿在水中欢畅游弋,给这幽寂的山洞带来了勃勃生机。

暗河游鱼

第一处景观为罗汉堂,在两侧悬垂石钟乳合围而成的半封闭洞穴中,林林总总地罗列着一丛丛顶部圆滑的钟乳石柱,高低错落,层叠有序,在黄色灯光的影射下,如同一排排云集的罗汉,令人仿佛来到神秘的佛法世界。罗汉堂的背后是仙人帐,一列列垂落的钟乳石状若低悬的帷幔,灯光将其渲染为神秘的紫色,投影又在帷幔上饰以片片五彩祥云,把这里烘托的如同神仙居所,飘渺神秘,如梦似幻。

罗汉堂
仙人帐

在灯光变幻间,观赏着一处处溶洞景观,感受着岩洞内深邃静谧的氛围,偶尔会有一只蝙蝠从头顶飞过,发出轻微的声响,为这寂静的世界增添了一丝灵动的气息。

双龙洞规模并不大,洞中的沉积物多为石钟乳、石笋等比较普通的种类,并没有石莲、石花等比较珍奇的品种,只有20来分钟的时间,我们就游罢双龙洞。

出双龙洞拾级而上,约几十步的距离,就听到洞中瀑布的轰隆声响,循声而往,很快就来到冰壶洞下瀑。继续上行数十级石阶,在如巨雷般的轰鸣声中,一道瀑布自洞顶崖壁喷泻而出,有如银河倒悬、白练腾空。飞瀑落地,珠溅玉跳,水花飞舞,俄而渗入洞底,无形无踪,令人惊叹不已。景区在瀑身用投影仪投射了“冰壶悬河”四个光影大字,一侧的石壁上则投射了一首郭沫若的《冰壶洞》,诗句为:银河倒泻入冰壶,道是龙宫信是诬。满壁珠玑飞作雨,一天星斗化为无。瞬看新月轮轮饱,常有惊雷阵阵呼。压倒双龙何足异,钦崎此景域中孤。

冰壶悬河

观赏了冰壶飞瀑,我们继续前行来到桃源洞。相较于前两处溶洞,桃源洞更为袖珍,景区在洞中修建了游览环路,游览全程仅需10分钟。关于桃源洞的来历,据传黄大仙在金华山得道成仙,此洞中的泉瀑水系皆来自黄大仙登真所在的小桃源,故名桃源洞。

结束了桃源洞的游览,返回景交车中转场的途中,我们遇到了金华观。有别于其他道观,这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乃是这里大殿中的石羊。在大殿的供桌前和供龛左侧,分别有一小一大两座天然的象形石羊。小的如单只石羊,大的则像群羊聚集。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石羊是1991年对金华观进行重修扩建时发现的,这恰好应验了黄大仙"叱石成羊" 经典传说,于是随形就势,依石而建,把这些石羊保留在大殿之内,成为金华观"叱石成羊"传说的实物佐证。

"叱石成羊"是记载于晋代葛洪《神仙传》中的道教传说 ,讲述了牧羊人黄初平被道士带到金华山石室中修道四十余年的故事 。传说黄初平自幼父母双亡,与兄长相依为命,后被上古仙人赤松子收为徒弟,传授道术,最终成为道教有名的天师“黄大仙”。其兄黄初起来金华山寻访时,黄初平施展道术将满山白石叱喝化为羊群,展现了"叱石成羊,化形化物"的神通 。

金华观
叱石成羊

原本我们还计划游览景区的鹿田书院和鹿女湖,来到景交车中转场时,计算时间不是很充裕,于是放弃游览,打车返回金华市。期间网约车女司机还打来电话推荐我们到城区的古子城游玩,但我们还是决定先解决午餐的问题。途中与网约车司机交流,让他把我们带到金华市区一处名为农家乐的当地菜馆,在这里点了几个招牌菜,小酌一番后再到金华站乘车。

13:15,我们乘坐G1676次高铁返回杭州东站,同学乘坐高铁返回天津,我则乘坐地铁来到萧山机场,16:20乘坐9C8556航班返回石家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浙江金华这个地方,有一片茫茫的大海,由于地壳弄运动,隆起了一座小山丘,从此当地灾祸不断。天上...
    黑揍红阅读 316评论 0 2
  • 大家好啊,今天来给大家讲讲金华哦 首先还是游玩线路和景点介绍哦 Day 1 诸葛八卦村——横店影视城 1.诸葛八卦...
    解忧旅行铺阅读 820评论 0 0
  • 第一次知道金华的双龙洞,还是儿时学了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双龙洞》后知道的。叶先生用朴实无华的笔墨给我的生命中第一次...
    思杰98阅读 488评论 6 6
  • 游金华双龙洞 学过了叶圣陶爷爷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儿子就一直念叨着想去金 华双龙洞游玩。这个暑假,为了完成儿子的...
    董文章阅读 164评论 0 0
  • 双龙洞的第一个印象来自叶圣陶老先生的文章,但是文章具体内容已经忘记,只依稀记得“双龙洞”三个字。所以得空去了双...
    半耕小农阅读 1,1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