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认真思考
——参加青岛“深度学习设计师”培训体会
有幸在刘局长的带领下,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崔成林教授组织的“全国深度学习设计师”论坛,回首来自全国800多名师共同享受的这一学术盛宴,仍历历在目。会议全程由崔成林教授主持,共有六场精彩而高端的学术报告,可以说是崔教授的心血,它们分别是《深度学习的内涵及实践》、《深度学习的目标设计》、《深度学习的问题设计》、《深度学习的活动设计》、《评估、评价任务设计》和《让课题发生深度学习》六个板块。崔教授把自己的所研所得,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并在此次培训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天的学习很快,但学无止境,我们会继续深度钻研、深度反思,将深度学习的理念带到课堂上!
任何的培训与学习,都是心灵之旅。学习与培训时的激动与热情固然重要,过些时日的聚焦与思考更是弥足珍贵。下面从三方面和大家分享我的收获和感悟:
感悟一:反思中成长
崔教授已经五十多岁了,本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但他宝刀未老,传授的是他毕生研究和积累,连续三天的报告,他却一直脱稿,一直站着给老师们进行分享和诠释,头脑灵活清晰,思维敏捷,互动频繁。我们作为学习者,是带着任务和使命而来,从来没有一次外出学习像这次会议这么紧张,一不小心就会被提问。崔教授这种对教育的执着和奉献的精神着实让我感动不已。这也给了我启示:平时得多注重积累,多一些案例,不断地反思,及时记录,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崔教授的报告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他的报告既有高深的理论,又有接地气的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要想成为一名深度学习设计师就一定要具备反思的能力,内省、沉淀、提升自己的课堂,发展自己的能力。
感悟二:实践中科研
一位教师只有具有科研能力才能从经验型教师真正的转变为研究型教师,从崔教授的研究过程也让我感受到:阅读、反思、锤炼,是名师成长过程的精神密码。
教师设计教案,就是在设计民族的未来。现代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 从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这是学习性课堂设计的关键。对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提问”表现于课堂教学,是危害最大的“杀手”。其本质的表现就是“零碎”……“碎问”是语文教师最习惯、最娴熟、最陈旧的一种教学手法,正是因为“碎问碎答”,所以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解读课文,这就基本上失去了或淡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学科教学要求:一是语言学用,二是技能训练,三是知识积累。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堂是否发生真实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学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我们要花大力气在设计教案上,把功夫在课前用足,课后才不会失望,课堂才会高效,学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悟三:读书中学习
此次学习,我们分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秀的名额,所以我们不自觉地形成了竞争机制。同组中,有一位辽宁的大师,是所在市教研室的,他的谈吐总是令我们叹服,理论高深,对于崔教授的任何问题,他都能娓娓道来。反观我们,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缺少理论高度,缺乏研究的系统性,研究不够扎实和有效。还有好多老师的谈吐,特别是重庆几所学校的老师,一张嘴就能上台演讲辩论,普通话标准,有理有据,有理论有观点,都是些创新型的人才。而我们,总是拙于表达,心里有说不出,每当这时,总是懊恼不已。我们还没有把新课标吃进肚子里,研究得不够透,不能灵活准确地运用,专业知识匮乏。所以,读书、学习迫在眉睫。
以上是我本次学习的粗浅体会,我想更多的还需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课堂,认真踏实的学习和实践,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深度学习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