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随笔】读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索拉里斯星》有感

读索拉里斯星之前,我从未接触过莱姆这个作家,我尚未阅读过他所写的任何文字。直到那天在书店里的偶然翻阅,让我发现了他宝藏般的作品,不得不说,出版社设计的封面很好看,也许这是我与这本《索拉里斯星》结下缘分的原因。

于是我慢慢阅读这本纸质书,莱姆梦幻般的文字拉着我的手,伴着纸上清香的墨味带我进入了索拉里斯星这个朦胧且美丽的世界。

这是一颗有海的星球,准确来说是一片粘稠的胶质海洋。索拉里斯海在本书中是一个极为神秘的存在,作者在它上面用了不少笔墨,我甚至觉得这片海洋才是本书的真正的主角。胶质海的设定直接给了我的大脑一记重拳:

“…基于分析结果,他们将其归为一种有机组成物(当时还没有人敢说它是活的)。然而,尽管生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原始生物——就像一个巨大的合胞体,换句话说,一个硕大无比的单个流体细胞(但他们仍将其称为一种“前生物形态”),一层覆盖着整个行星表面的胶状物质,其深度在某些地方可达数英里——但另一方面,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则声称它一定是个高度组织化的结构,其复杂程度可能超过了地球上的生物体,因为它能够积极主动地影响它所在行星的运行轨道:没有发现任何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索拉里斯的这种行为。”

一片星球上的海洋本身就是一个有生命的物质,看到这里我的世界观打了个冷颤,人类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任何外星文明或者外星生物,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是以人类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看待与理解整个宇宙?外星人不一定是人形的,外星人的五官不一定和人类处于同一位置,外星人也许没有我们所具有的某一感官,也许他们有我们所没有的一种感官,谁说外星人不能是一片大海,一座山?我知道,作者在这里批判了我们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我们总是喜欢站在我们自己的高处,以一种自大的眼光去看宇宙,我们认为自己很聪慧,实际上我们只是用我们有限的和狭隘的知识打造出来的细细的纸管去窥视这个宇宙,而我们所站的“高处”实则渺小无比。

索拉里斯海最神奇的地方,莫过于创造出各种幻象,当人们熟睡之时,它会阅读人的脑电波以找到他们意识中那个对他而言最重要的那个人,然后用中微子把那个人创造出来。索拉里斯上的观测站中的科学家凯尔文看到了他十年前就去世的妻子,他知道这是索拉里斯海创造出来的中微子幻象,可对妻子的思念使得他对面前的“妻子”难舍难分。不得不说,莱姆描写爱情的片段不比专门写爱情小说的作家逊色。

“我搂住了她。

  “再搂紧点儿。”她低声耳语。然后过了好一阵,“克里斯!”

  “什么事?”

  “我爱你。”

  我简直想大声尖叫。”

看到这里我的脑子里诞生出一个哲学问题,大海是通过凯尔文的意识中的妻子打造出“妻子”的,那么这个“妻子”和真正的妻子有区别吗?(除了构成“妻子”的成分是中微子以外)他人眼中,意识中的我是真正的我吗?我眼中的,意识中的他是真正的他吗?而人又什么,是构成我们的上亿细胞还是我们的意识与记忆?

作者在本书中虚构出了一门“索拉里斯学”,中间穿插了不少虚构出来的科学家对这颗神秘星球的研究,可以看出来人们已经研究索拉里斯海许多年了,却依旧没有确切的答案,我对自己问道,人类为什么一定要解开宇宙中这些未知的事物?我思来想去,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寻找的是人,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我们不需要其他世界。我们需要的是镜子。我们不知道该拿其他世界来做什么。一个世界对我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它已经足以让我们感到窒息。我们渴望找到自己理想化的形象:它们必须是比我们的地球更完美的地球,比我们的文明更完美的文明。我们期望在其他世界身上找到我们自己原始过去的影子。与此同时,有些另一面的东西我们却拒绝承认,拼命辩驳。归根结底,我们从地球上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美德的精华,并不仅仅是人类的英雄典范!我们来到这里,带来的是我们真正的自我,而当对方向我们展示出事实真相时,也就是我们闭口不谈的那部分,我们便无法接受这一现实!”

我们探索的意义绝不是为了探索本身,而是为了找到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我们从未寻找过上帝,我们只是在寻找人与救赎,我们要找一面可以反映我们自身的镜子,它可以映照出我们的恐惧、丑恶和美德。

在这本书的结尾,我感受到了一种空灵的美丽,作者笔下的索拉里斯好像变成了一首诗。

“我在海边布满裂纹的粗糙表面上坐下,直升机就在我身后十几步远的地方。一股黑色的波浪笨重地爬上岸边,平展开来,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当它退下去的时候,颤悠悠的细丝状黏液从岸边流下。我又往下挪了挪,伸出手去迎接下一股波浪。它一丝不差地重复了人类在几乎一个世纪前首次目睹的那种现象:它先是犹豫了一下,向后退缩,然后从我手上流过,但并没有碰到我的手,而是在我手套的表面和覆盖在上面的那层液体之间留下了一层薄薄的空气,而且这层液体的黏稠度马上发生了改变,变成了一种几乎像是肉质的东西。接着,我缓缓地举起胳膊,那股波浪,或者更准确地说,波浪中窄窄的一条,也随着胳膊升起,继续包围着我的手,就像是一层越来越透明的暗绿色包囊。我站起身,好把胳膊举得更高一些。那股细细的胶状物质被拉得很长,就好像一根颤动不已的琴弦,但并没有断开;它的根基,那股已经完全平展的波浪,就像一个奇怪的生物,耐心地等待着这场实验的结束…”

若宇宙中真的有一个索拉里斯星,我想上面有生命的大海正在拍打着岸边的岩石,静静地,静静地,聆听着人们内心的旋律。


已在倒数计时中

星体浮游像蓝瞳孔

凝望着历代星空

像一场

无法对话的梦

舷窗外一片虚空

谁在此间掷下火种

最深处的玫瑰海

像一个

孩童混沌的梦

准备返航吧,朋友们

神的意志并无目的

琴的弦一拨动

便有了存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