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话想写,声明所有观点属个人一面之词。
作为曾经拜读过韩寒小说的人,看完电影之后,为了避免全篇台词冲击大脑后潜意识中形成教条主义,不免心中试图去找寻一个平衡的点,去衡量别人的世界与自身世界的距离。说到台词,是的很言简意赅,一举中的毫不多于拖沓,甚至这些美妙语言承载着电影情节的不断延伸,感觉一种精神力量从演员口中不停脱出,以至于每当做发言状的时候,我都已经预感到会是一句多么有哲理而正能量的话。然而,假如这连篇的“警世通言”正是韩寒所要向我们传达的思想,那么,那句“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俨然是对整部电影基调的讽刺,或者换句话说,这其实是导演刻意而为之,甚至这些台词说到最后让我不免感到有些做作。当然了,“你不用对每个过客负责,也不用对每个路人说教。”事在人为。
前些日子看完了朋友寄送的《他们最幸福》,大冰的小说,一个很有故事的旅行者不加赘述。这是一本可以当做故事单篇品味的枕边书,很出彩的文字,当然也就少不了很出彩的大道理。因为写的是自己旅行的经历,一开始确实有一种沉浸式阅读的体验,小说,准确的说是散文,读到最后几章篇幅的时候,开始令我有些倦怠,感觉叙事的部分越来越多地被作者个人的感想解读所充斥,就像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人物,此时此刻他们面对过往经历,向世人谈及自己,谈及时间,谈及生命。是啊,多么伟大,可读罢为什么总觉得空空的。
小时候很喜欢读一本叫《小故事,大道理》的故事集,里面睿智精致的小故事总令少不更事的我眼前一亮。然而我发现这些故事是那样的纯粹,通篇累牍不过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序的叙述,又不像悬疑小说那般满是疑点和逻辑漏洞可以隐藏线索,更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在讲述一件平凡无奇的小事。但我真的就是读懂了一些什么,诸如《阿凡提的故事》之类的智慧,即便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依旧饶有兴趣,在这些文字之中,我领略到了谦卑。
所谓平凡,我一直不明白朴树的《平凡之路》究竟想表达什么,知道今天在豆瓣上看到这么一篇影评—— 致朴树,致韩寒,致我再也没见过的人。的时候,方才恍然大彻大悟。
我们这是回到平凡,而不是始终平庸。
我抓住了其中的两个词“回到”和“始终”。韩寒和大冰,他们都是“归人”。无论是书和电影,他们只是在述说自己的故事。
诚然,钟意贾导的那句话,“既然大家都没本事,那就各走各路,这才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