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提着给女儿买的油条等早餐,闲适地在人行道上往家走。
走到一家快餐店门口,看到一位70多岁的瘦小的老人正在向一个中年男子问路。那个中年人好像也不知道,他扭头看向我说:“我也不知道,你问问她吧!”
我询问地看向那位老人,那位老人说:“你知道杜园在哪儿吗?”我回答:“你顺着这条路往南走,经过两个红绿灯,到第3个红绿灯的时候就到了杜园了。杜园在第3个红绿灯的西南角。不行的话你到那儿再问!”
老人很感激的样子,似乎要伸出手同我握手,但看到我是个女同志又觉得不合适,就又缩了回去。然后用农村人惯用的感谢的话说“那你忙!”我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你问路,我如实指路;你表示感谢,我表示没什么――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也叫“和谐”。
关于给别人指路后别人的感谢――其实就是指个路而已,真不是多大的事。只要知道,大家都会这么做吧。当然,如果对方表示感谢的话,我还是会觉得对方是知道感恩是有礼貌有教养的,会使我以后更乐于帮助别人;如果对方没有说“谢谢”,我也会笑着摇摇头,包容他(或者她)而不与他(或者她)计较――毕竟咱们提供的帮助也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不是吗?
关于这能表现出礼貌与教养的“谢谢”二字,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外地人的汽车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公路上出了故障,处理故障需要一种维修工具,他车上恰恰没有。正在作难的时候,一位本地的小伙子开着手扶拖拉机经过此地,他就向小伙子求助。但这个小伙子说他车上也没有。出于礼貌,这个外地人还是说了声“谢谢!”本地的小伙子很惊讶:“我并没有帮到你,你怎么还向我说‘谢谢’呢?”这个外地人愣了一下,说:“因为你回答了我呀!”本地小伙子听了没说话,就开着车走了。正在外地人等到绝望的时候,这个本地的小伙子又开着车给他送来了维修工具。这个外地人很感激,就问这个小伙子为什么要专门给自己送工具?这个小伙子就说:“因为你对我说谢谢了呀!”――这应该是在说礼貌的力量吧!
至于有人说的,在陌生的城市,有的人故意指错路让你当冤大头,这种事确实很恶劣。我相信会有这种阴暗的现象,但是迄今为止我确实没有遇到――所以尽管有这种丑恶的现象,也许将来我可能会领教到这种丑陋,但我还是愿意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我也仍然愿意对人类的未来抱有美好的希望。 这是不是就是人们所说的“心中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