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向激励为帆 推动干部担当作为新气象

       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注入强心剂。会议强调要“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强化担当作为监督”,这既是要求,更是对广大干部的信任与期许。正如鼓励金句所言:“每一步努力都不会白费,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搏的自己”,干部队伍需以昂扬姿态扛起责任,而组织则需以科学监督与暖心激励护航前行。

         用“信任之光”照亮担当之路。 监督不是束缚,而是为担当者划清底线、指明方向。真正的监督应如“积极的心理暗示”,既强调规矩意识,又传递组织信任。例如,在防范政绩观偏差时,需引导干部将“没有与生俱来的光芒,唯有持续磨砺的辉煌”作为行动信条,而非急功近利。同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需以包容心态对待探索中的失误,正如“阳光总在风雨后”,让干部在容错机制下轻装上阵。

        以“能上能下“激活队伍,一池春水。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本质是打破“躺平”心态,树立“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这需要细化考核标准,更需用“赞美与鼓励”激发内生动力。如“你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它也是对集体的贡献”,让干部在动态调整中感受到组织的认可与期待。同时,对暂时落后的干部,需以“你的潜力无限,困难终将克服”给予关怀,帮助其重拾信心。

       让“正向激励”成为干事创业的催化剂。干部监督的最终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而“鼓励与赞美”恰是职场中的“神奇魔法”。通过“发现优点并主动表扬”,组织可激发更多“生命之花因坚持而绽放”的奋斗故事。例如,对基层创新案例的表彰、对攻坚典型的宣传,既能强化“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的氛围,也能凝聚“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合力。

       大地为卷,奋斗作笔。 新时代的干部监督,在乡村振兴一线演绎着独特辩证法:它用制度红线守护初心底色,以容错空间释放创新能量,让能上能下激活一池春水。当无人机盘旋的田野上,既有科技创新的蓬勃脉动,又有干部脚沾泥土的温热;当考核报表的数据栏里,既有亩产增长的硬核指标,又有群众弯弯的笑眼——这便是“监督之力”与“为民之心”交响的动人乐章。正如一位老农技员在笔记本上写下的感悟:“把心种进土里,才能长出最美的春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