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注《人间词话》下列条目
〔一〕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译文】词的境界有造境,有写境,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流派由这来区分。然而,造境与写境二者却很难分辨清楚,因为大诗人所造的境界必然和自然现状相符合,所写的境界必然和心中的理想相接近。
【批注】在王国维先生眼里,“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说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词的境界有造境与写境之分,也就是“理想”与“写实”之分。“造境”是指什么呢?诗人创造的境界,是虚构之境,是想象与联想的产物,侧重于内心的感受。“写境”则侧重于写实,比如“诗圣”杜甫就是伟大的写实高手,写境也是他最擅长的。造境与写境又不是完全割裂开的,它们是统一到“境界”之上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家都喜欢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他就是“造境”的高手了,《秋浦歌》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因为有极度的夸张,是诗人丰富联想的结果,更侧重于“造境”,但是这种夸张又是受到现实生活情景的触动,有强烈的忧愁蕴含其中,又有“写境”的影子。很多优秀的诗篇既受到大自然和现实的触动由感而发,往往把自己的情感和愿望融入“写境”之中了,“造境”也有自然的表现,“造境”与“写境”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主义想象,多造境,但他也是有现实触动,与写境密不可分。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译文】自然中之物,互相影响,互相限制,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但是,它们写到文学和美术中的时候,必定会摒弃它们相互影响、相互限制的地方。所以,虽是写实家,同时也应是理想家。而且,不管物境如何虚构,它的材料也一定是从自然界得来,而它的构成也一定顺应自然界的构造法则。所以说,表现理想的艺术家也是写实家。这里王国维实际在强调什么?
【批注】我特别赞同王国维先生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但当这万物写于文学或作于美术中时,一定有脱离这些依存的地方,但创作的境界不管如何虚构,它的材料都不能脱离大自然。这一段其实说的还是造境与写境的创作要点,艺术创作中需要艺术虚构,但又不能完全脱离自然。造境与写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诗人艺术构造的场景,这些场景的景物都是来自大自然,而且还融入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感叹之情,达到了自然与理想和谐的统一,所以有时候写实家也是理想家。
〔七〕“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注释]①这一句出自北宋宋祁[玉楼春·春景]一词,全词如下:“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②这一句出自北宋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一词,全词如下:“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译文】“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一“闹”字,境界就全部显现。“云破月来花弄影”,用一“弄”字,境界也全部显现。
【批注】
宋祁《玉楼春•春景》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思是:碧绿的杨柳笼罩在清晨微寒的薄雾中,淡如轻烟;红艳艳的杏花在枝头开放,春意浓郁。“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表示动作的“闹”字立刻让静止的画面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场景:在阳光明媚的春光里,杏花缀满枝头,花团锦簇,蜜蜂和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中一个“弄”字,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画面变得生动起来。我们仿佛看到一幅这样的景象:起风了,吹开了云层,月光露出来了,花枝在月光下舞弄着自己的身影。一个“弄”字,让画面有了活力,也把诗人怅然若失的感情融入景色之中,情景交融。这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绿”,不仅表明了春天的色彩是“绿色”,而且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增添了画面的动态之美,画面也就跟着鲜活起来,同时诗人的感情也融入了景色之中。
(二)、 诗词鉴赏与教学设计(从中选择一首)
1、诗词鉴赏: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佳作。诗题中“寻隐者”三字交代了此行的目的,什么是“隐者”呢?顾名思义是隐士,也就是隐居在山林中的人,看诗人寻而不得、怅惘若失的心情,我们料想此人一定是位学识不俗的贤德之人。
大道至简,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简洁明了,酷似大白话的语言,让这首诗别具一番魅力在。这首诗第一句是诗人的问话,二、三、四句是童子的答语,寓问于答,把寻访者焦急的心情形象地表达出来 。“松下问童子”,为什么是“松下”,不是柳树下,杨树下,松在古代多形容高尚的人格,由此可见诗人要寻访的这位隐士有着高尚的人品。“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语,通过童子的回答,我们首先知道了“隐士”采药去了,“采药”让我们想到这是一位懂医术的隐士,“云深不知处”,在这大雾弥漫的天气里,他还坚持独自一人去山上采药,以便去济世救人,这不得不让我们佩服起这位心系苍生的高德之士。
这首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最真挚的感情,没有任何修饰的白描手法,为我们营造出一个寻隐者而不遇的场景,寻而不得,让我们浮想联翩。
2、《寻隐者不遇》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插图。
图上花的两个人是谁?谁来说一说。(诗人和童子)诗人在哪里遇见童子的?(松树下)童子与隐士是什么关系(师徒的关系)。诗人打听出隐士具体在哪里了吗?(没有)那是为什么呢?你会用诗中的话来回答吗?(云深不知处)
活动二:试着选一选。
这首诗采用了“问答体”的写作手法,谁问谁答呢?引导学生给下面的诗句填上说话的人,诗人或者童子。
(诗人):松下问童子,
(童子):言师采药去。
(童子):只在此山中,
(童子)云深不知处。
活动三:分角色表演诵读,老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
诗人:你师父哪儿去了?(松下问童子)
童子:师父采药去了。(言师采药去)
诗人:到哪儿采药去了?
童子:就在这座山上,云雾太大了,我也不知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谁能把他们的问答连起来说一说,那么这也是这首诗的意思?
小结:通过童子的回答,能推测出诗人问了三次,而这首诗却用了以答含问的方式,简洁明了。
再来有感情读一读,体会一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四: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呢?你能都根据诗句中写到的景物松,童子,山,云,来想象一下隐者居住的环境是什么样的?(郁郁葱葱的树木,蜿蜒盘旋的高山,云雾缭绕的环境,清秀俊美的童子,世外桃源一般。)
活动五:如果你是来寻隐者的诗人,走了很远很远的路,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来到了山上,满怀期待地寻访隐者,最后却没有见到隐士,你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你有什么想说的?你又会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