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家紧张了2个星期的期中检测今天如期到来。今天考完,老师们立刻改卷,登分,一刻都没停下来。我更是忙得不得了,中午吃饭都是简单吃两口,赶紧去登分。结果,不停有孩子跟我告状,谁谁谁怎么了,谁又怎么了,谁哭了,谁喊了,办公室一会儿变成了菜市场。
我忙得焦头烂额,也没时间理会,让他们自己处理,等我回来再询问时黄花菜都凉了,一问三不知,呜呜呜……
想在放学前把试卷给孩子们讲一讲,于是各种挤时间。我把孩子叫到身边,一一讲解。
当大家拿到成绩的那一刻,我想大家肯定是立刻问孩子考了多少分。这次试卷我没有给总分,主要是希望大家跟孩子一起看看错在哪里,是习惯性问题还是知识性问题?如果是知识性问题,以后在学习的时候多补补即可,如果是习惯性问题,比如粗心,比如漏题,比如不检查等,这就更需要认真对待,即使只扣了0.5分。
一二年级的语文测试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考90分以上是没有很大问题的,但到三年级,高年级,很多孩子的成绩会直线下降到70多分,60多分,主要原因是阅读和作文跟不上。
说实话,这次考试我们没有刻意停下来在课堂上复习,这两周我们一直在读旧版的语文书,明天就读完了。至此,旧版一上和一下的语文书我们就读完了。
这几天早读我们在听读《百家姓》,很多孩子对于《百家姓》的前面和后面比较熟悉,刘羽乘小朋友已经会背了,但有的孩子连读都读不下去,早读和课堂除了发呆还是发呆,多次提醒无果,只能让这孩子站起来读书。
对于学习,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孩子记忆力好,课堂上教的他立刻就会了,回家不用花太多时间。有的孩子课堂上学不会,回家做作业做到12点,最终还是没学会多少,这就是差异,这是孩子们的不同之处,我们允许孩子们存在这种不同。
因为教低段教的次数较多,看了太多的孩子一二年级考99分100分,到三四年级掉下来,所以我很想让孩子们在一二年级把课外阅读量提升上去,即使她们现在写作能力不是很突出,但最起码的阅读量在,以后做短文阅读和写作也不至于太犯难。
目前我们班语文出现问题的都是识字量少的孩子,有的孩子大字不认识几个,会写的字也不多,再加上我们学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较多,现在脑袋里已经是一团浆糊。
那个青,请, 晴,情已经难倒一大片。课堂上讲也讲了,说也说了,但到用的时候,有的孩子总会莫名其妙地写错,今天写的池草(青),前天考试都会写,今天考试竟然有几个孩子写错,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无法理解。比如我讲的短文阅读,数自然段的时候当时很多孩子数错,我也提醒孩子们第一自然段应该从哪里标,可是今天很多孩子依然出错,有个小朋友竟然标成一二三五,最后变成了5个自然段。出现这样的失误代表有些孩子做题习惯不过关,做题不够严谨,太随意。
我之前反复强调有没有考100分不重要,重要的是会写的写对了没?练过了写对了没?经常强调的写对了没?
那个音节,我说要加声调,结果今天监考老师说加不加都可以,结果有的孩子就真的不加了。的确,通常来说音节的确加不加都可以,但我反复说过,要加声调,要加声调,改卷老师会以加声调的标准来改。可是有的孩子就是不听,就是不加声调。还是我们班的郭滨睿聪明,考场上问清楚是赵老师改试卷还是其他老师改试卷,这孩子就很聪明的加上了。
今天中午得空发了少年报和杂志。我是鼓励孩子们看这些“闲”书的。因为里面的内容趣味性很浓,孩子们多看看一则可以扩散想象力,一则可以拓宽课外知识,里面的很多知识总结和小故事都是和现在的时事相关的,有的时候考试时出现的课外知识,这些杂志里也会涉及到。
越到高年级,慢慢就会发现,语文书是基础内容,如何把知识用活是一个大难题,而这些杂志里通常有一些思维训练,一些知识运用,涉略多的孩子以后思维会更灵活。再加上我们的读书漂流活动,我相信咱们班的孩子的阅读积累量绝对没问题,不过前提是这些书孩子们跟着读了,练习册跟着做了。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书写有很大困难,但是她很喜欢读书,现在我发现她写的看图写话语言富有童趣,写得特别好玩,她就是黎羽萱,这个孩子的阅读量绝对不少,而且杂志之类的书肯定读得也不少。
我希望大家对于孩子的学习能有长远的打算,不拘泥眼前的成绩,也绝不能降低对孩子的管理标准。我们不把成绩看死,看得太重,看做衡量孩子的一切,但也不能觉得孩子太小,长大就好了!
再次温习一下:好习惯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