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是Caillou连续休了5天假期迎来上学的日子,本来我还担心昨天11点才睡的他早上会给我带来挑战,意外的是从播音频直到出门前都是顺利地让我怀疑[偷笑][偷笑](在准备出门那刻,小家伙看到我拿起他的被子递给他时)
C:带着很委屈和想哭的声调说“妈妈,我不喜欢那只圆圆的鸭子,它压得我不舒服,我不要”
M:(很纳闷)什么圆圆的鸭子?你在说什么?怎么说才能让妈妈听得明白?
C:我就不要那只圆圆鸭子的被子,我不喜欢它。
M:哪里来的圆圆鸭子呀?(仍然很困惑,突然我想到他学校的被子,然后打开被子袋把被子拿出来)你说的是这张被子你不太喜欢,是么?
C:(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点头应声)是的,这就是一只圆圆的鸭子(被套是一只大黄鸭,然后造型是圆圆的,他爸爸给买的,我真没怎么注意过)
M:谢谢你告诉妈妈你的需求,那不喜欢这张被子,没问题,可以去房间换一张(节前都把他的被子清洗好,被芯也晒过,整理好,所以一拿一换就好了)
C:是的,妈妈,我就喜欢这张鸭子的被子[偷笑][偷笑]
启发:当孩子出奇配合的时候,临出门前一刻突然闹腾给予挑战时,他行为背后的信念是:期待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在早起这件事通过早起惯例表,有限约定以及信任等方式去尊重他,他就很配合顺利地完成。在出门前因为我理解不到他的需求,就出现小挑战,要是我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他慢慢说出来,我们今天出门要么就卡在门口,听他哭闹,要么就强行抱他走,哭一路甚至校门口都不进,影响双方一整天的心情!
孩子无小事,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能做的平等,尊重,把孩子当成独立体去对待还是高高在上的态度?这需要我们时刻去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