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与下愚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夫子说:“只有上等智慧的人和下等愚笨的人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

       孔子一面承认所有人的本性是相近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人人生而平等的生理前提,另一面又指出两类特殊的人:上智之人与下愚之人。

   此一句“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接“习相远”,而非“性相近”。不移者,乃习得也,非天性也。

     习得为何不移?王阳明层就此回答,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先生曰:“不是不可移,而是不肯移。”

      困而不学,当然不能移。困而不学者,就是下愚之人。

        后天习得对人的影响太大。上智之人,不会被环境濡染变坏,下愚之人,则是不愿上进不愿通过后天习得变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言以蔽之,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