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在带班,就业老师兼班主任,平时学生的考勤和生活都要负责,166个学生,各种琐碎,各种衣食住行的问题。
之前只是组织各种就业活动,却从没有这么细化的去管理学生的方方面面,安全是重中之重,在我个人的观念里,我始终不太敢随意放手让他们去做一些规则之外的事,一方面纠结于他们已是成年人,该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另一方面还是会把他们当孩子担心他们真出什么事。
有人说,以前当老师是企图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现在是只渡有缘人。
因为有太多让人生气的地方,上课不听讲打游戏,刷抖音,看剧,发呆……每次查班就打游击战一样,“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藏”,让人可气又想笑。
之前带出去那么多学生,从朋友圈里看到,他们大部分混得还不错。
每次上课我都会强调一点:真正看你技术学得怎么样的企业很少,更多的企业,排除学历和工作经验这些硬件条件外,看的还是你的情商和态度。
我们老师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也是看这些,那些有礼貌、活跃的学生总会让人喜欢,相处起来很舒坦,这样的性格,要是找准了平台,混得也不会太差。
我们也总是想利用各种活动(演讲、面试、团建)去改善一下内向学生的胆量和谈吐风格,让他们多参与、多融入。太沉闷的性格,不管在哪方面都容易吃亏。
2
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不管是平时跟学生相处,还是社交,我们都更愿意跟有礼貌的人交谈,它能反映出很多细节。所以,即使没有开设礼仪这堂课,我都会利用班会的时间,给学生上一堂关于“职场礼仪”的课程。
学生多了,总会遇到那种“硬气”性格的人,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来学校只为了混个毕业证,他觉得这个世界应该会眷顾他,从不为自己当下的混日子而担忧。他也总觉得别人制定的任何规则都是在限制他的自由,他很抵触。
有考试交白卷的,有打游戏顶撞老师的,有不想上课就不上课的,有公然表现不雅行为的,也有你怎么说他都油盐不进的……打架的见得少,毕竟都是成年人,彼此之间的相处在长时间的磨合下,只会暗斗,不会明争。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当代大学生是怎么废掉的》,大概是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科技,电子设备,情感,相比于以前,更多的学生都会在大学做出改变,不好的改变。
很多人说,大学里学不到东西。
而我感觉,不管是在哪个大学,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知礼,明德,懂事,做人的平台。更多的是,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3
最近天气变冷,一早上就接到很多学生跟我打电话请假,一会儿事假,一会儿病假。请病假的,戏也足,躺在床上,在电话里一遍咳嗽一遍说,老师,我身体不舒服,想请假。
作为过来人,很清楚这种套路,可能是真感冒了,也可能是象征性的咳嗽几声,但语气里,都体现出今天不想去上课的懒劲儿。
从语气里也能判断出来,加上平时对这个学生的印象,应该可以判断这个假批与不批。面对学生请假这事儿,批吧,显得老师太好说话,学生有点事儿都不学习了。不批吧,都这么大人了,有个事也正常,自己也要对自己负责。
跟学生们沟通的时候,有的学生跟老师讲话很客气,尽量体现出足够的礼貌,装作委屈,有时想想,真的像是面对一个小朋友犯错后的内疚,让人觉得,对这个学生印象还不错,似乎也没怎么去在意他平时学得怎么样了。
礼貌的重要性,我都会跟学生强调很多次,这些话也像是在跟自己强调,平时跟某个企业对接,不管对方比我大还是比我小,都要表现出平等和尊重,这是两个人在交谈时最起码的要求。
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
不懂礼貌的人,让人总觉得高冷,高高在上,会令人敬而远之,最后把自己弄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受人待见,这是多么可悲。
懂礼貌不代表自己卑微,也不是去屈就谁,而是一种更好的人格体现。遇到过太多不同性情的人,他们抗拒,抵触,冷漠,但也觉得他们可怜,自卑,软弱。
以上是最近因不同学生的表现而衍生的一点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