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完会,老板很生气,我也感觉,和老外打交道,确实需要用他们的方式来和他们沟通。
我们是中法合资公司,中方出资比例多2%,我老板是公司老大,中国人,销售出身,我们使用法国的品牌,进口法国的产品,在中国销售。
老板生气,因为今天和老外开视频会,他们一上来就说,如果我们不付钱,就要让我们以后所有订单都先预付20%定金,然后巴拉巴拉,一大堆,就是一上来先把如果你们不付钱,我们就要如何如何的惩戒措施告诉你们。我老板立刻就有点火了。
我们不是不付钱,而是有两个条件,满足任何一个我们可以马上付款。
一,保证产品质量不再出问题。这次就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造成返工,我们打算延迟付款,等到完全交付后没有问题,我们再付。
二,如果不能保证,那么就等到我们完全交付后,如果不出问题,我们3个月内付。
这些条件昨天已经说明了。
我挺理解我老板,因为他很不容易。我们只销售法国这个品牌的产品,但是质量又有问题,供应链又有问题,经常延误订单,一拖就好几个月,而且有些法国人做事情不严谨,我给他们的文件,盖章也盖错地方,发过来的配件,好的坏的混着发,挺让人无语的。
这次这个要分批付款,就是因为一款产品出现大批次问题,而返工后,导致我们延期交付,现在我们打算把尾款拆分开,等交付后没问题再付。
今天老板很生气,我也觉得老外挺没有人情味的。想起来原来在一家公司,有一个中国高管,是一个品牌的老大,离职时对我说,老外不讲人情,如果是中国老板,跟着他做了什么多年,不会这样。
老板开完会向我们说,“付了那么多订单的钱,法国人也不少赚,好像我们求着他们似的。”
老板觉得我们对法国人太客气了。我一直对他们都很礼貌,因为希望好好合作,互相好好配合。但是现在我觉得,对于某些法国人,或者说大部分外国人,就是直来直往,讨价还价。和我们中国人倡导的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很不同。
我也建议和法国人好好算算账。尤其是这个法国老外,应该多跟他开会,给他洗洗脑。打打感情牌,沟通一下,请他到中国来一下,送点礼物,讲讲我们的难处和困境。法国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衰退吗?还那么骄傲干什么呢?我们确实只能销售他们的产品,但是这应该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想到了我们的国家。我们在外交上也有难题,但是要靠外交官出色的外交能力和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来解决。而我们这个小公司,我们如何解决被法国卡脖子的问题呢?订单动不动就延期,产品动不动就改动,质量动不动就出问题,造成我们很多额外的费用支出。以前我问过老板,我们没有反制措施吗?没有和法国的协议吗?比如如果订单延期,我们的尾款就要扣除延期的费用,或者产品出现批次问题,我们要求法国索赔。这些都没有吗?这也不正常。明明是我们占多一点股份,但是我们却处处被法国卡着脖子。
老板的做法是向法国大老板投诉,干掉不合作的法国人。但是这样根本不能解决整个法国公司的问题,因为干掉了一个人,法国整个供应链,产品体系,都没有变化。
合资公司本身就有配合以及博弈的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呢?没有法国这个品牌,我们公司不能存在,这个基本面不能动,但法国公司本身对我们这个合资公司的配合程度,怎么能提高呢?他们经常延误订单,但我们的订单不能延误,他们的产品经常改动,质量经常出问题,但我们的产品要保证选的是最可靠的。
真希望能多帮帮老板。
会议上,老板让一个留学回来的女孩儿翻译,我的同事,后来老板嫌她太礼貌了,不够硬,老板让她说的,她没有说出来,她翻译过来的话,听完了法国人就不怕了。对抗性的态度真的有用吗?原原本本的贯彻老板的想法,按老板的态度和语气来翻译,会对结果更好吗?吵赢了没有用,我觉得真正重要的,是要获得尊重和认可。而更实际的,是要让他们赚更多钱。给他们更多利益。
如果我们的销量更大,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但在法国的订单经常延误,产品质量也不能完全保证的情况下,我们不敢轻易扩大销售,怕给自己埋雷。
我怎么能帮助我们公司发展呢?
我觉得,其实我的老板还是一个挺憨厚的人,法国人这个态度,他就有点激动了,之后有点冒火了。
怎么是更好的解决办法?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总能保持平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怎么会波动,尤其不会被别人的话语所触怒,是不是可以更好的想到解决办法?
愤怒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所以尽量要保持平静。
我的老板是中国民企出身,从销售总监做到总裁,英语又不错,所以之前也在外企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是老外的关系不是很好。现在也是,我觉得这就像是他的一个困境,他用传统中国民企的思维来管理我们,来对待老外,所以不容易。
要学会和老外合作,要强大,要获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