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梦,一场永远也回不去的梦。杨绛说她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这个中的滋味,也只有梦中的她才能品味。当我随她进入那个亦真亦幻的梦境中时,有一种悬空、腾云驾雾的感觉,更多的还有身不由己,力不从心。觉得人如小玩偶一般,被命运拨过来弄过去,小的如陀螺,朝哪个方向转,自己是做不了主的。人啊,就如大海中的一粒粟,沉浮飘落;人与人之间的聚散也如飘摇的浮萍……是谁在操控这一切啊?谁好像都有可能,但就轮不到自己。
我也做过杨绛这样的梦。梦中自己似乎在悬崖边,很是恐惧;更让我心碎的是,不知何时,先生也离我而去,丢下我一个人在悬崖边哭喊。先生早已不知去向,被丢弃的绝望阵阵袭来,让我痛不欲生,哭得喊哑了嗓子。不知过了多久,哭醒了。醒后最大的安慰是,好在这只是一个梦;如果是真的,我还能活下去吗?那种不安全感和只是一个梦的庆幸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人的渺小与无奈,似乎只有祈求才让自己的生存有一丝希望,除此以外,我们在没有任何力量去左右命运。
遇到苦难我们悲伤,是因为我们对生爱得深沉。
杨绛对一切都爱得深沉,一路走来满腔都是眷恋。一个伟大的人必有种伟大的情怀,杨绛的情怀就是眷恋,对钱钟书的眷恋,对钱媛的眷恋,对生活的眷恋,对生命的眷恋…… 杨绛眷恋钱钟书,那是她一生的依靠。钱钟书的才学在杨绛心里产生了无穷魅力。钱钟书的博学是杨绛的天,让杨绛感受到了他蓬勃的生命活力;杨绛的关照是钱钟书的地,让钱钟书感受到了她的温婉与厚重。
他们最初的生活简单而快乐,在吃饭都是问题的年代,他们依然快乐着他们的快乐。他们作为大学问家,不谈学问的玄妙,却把吃作为日后回忆的主色调,可见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别有一番情趣。在那枯燥的岁月中,他们把吃作为一种点缀生活的小调料。可以想象得出,他们围在一起山吃海喝地享受自己千方百计寻来的食材时,其成就不亚于翻译了《唐·吉可德》,或编撰《宋诗选注》、《管锥编》带来的喜悦。正如钱钟书所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
我认识钱钟书是由他的名言介绍的。在不知道钱钟书是谁时就知道他的“进来的想出去,出去的想进来”。“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在我们心目中,钱钟书就是位睿智的哲人;而在杨绛的记忆里,钱钟书是会趴在门缝上偷听别人吵架,回到屋里还给家人表演他听到的一切,像个顽童;而转身,他就是个博学的大学问家。他们还会在餐馆里听别人吵架,以旁观者的角色聆听生活的各种声音。乐趣,在相互陪伴中,在嬉戏中成为以后最美的回忆。在带着苦涩味道的生活中品味着生命的种种乐趣。
年轻的岁月就在奔波中流失了,年老的岁月又烙上了病痛的痕迹。能行动自如时还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尚有诸多不如意;而在老年时,再陷入病痛的泥淖中,更让人觉得无助。更无助的是,他们不仅要承受生命的沉浮,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挤兑。当高贵的灵魂都不被敬重时,那种凄苦是刻骨铭心的。就在这样的磨难中,杨绛和钱钟书相互扶持,或者是杨绛对钱钟书的关怀备至,在亲情的滋养中,一起经历苦难,初心不改。
无数次掩卷叹惋,叹惋像他们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只生活一辈子,太短。他们的社会价值,生命价值让人惊叹,而他们自己最敬重的是他们的情感。这种情感滋养了他们的心灵,也是他们成绩卓越的肥沃土壤。
有人说,老公爱你,卧床三年试试,而杨绛对钱钟书,做到了终生照顾,不离不弃。
钱媛,是杨绛和钱钟书的生命至爱,他们三个形成一个永世稳固的铁三角,任谁也挤不进来.。钱媛很上进,也卓有成效,但在母亲眼里,钱媛留给父母的就只有浓浓的情与爱;而钱媛的努力上进,与人友好,勤奋执着……这一切都会让父母心疼。一家人,就是因为血缘亲情而相亲相爱,而非其他。
像这样的生命,在一起只呆一辈子是不够的,他们总有说不完的情话,有处不完的美好时光,有享受不玩的生活情趣。 他们真心相互牵挂。读《我们仨》,在字里行间我总能体会到杨绛对钱钟书、对钱媛表达的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对丈夫怀有的是柔美的至死不渝的爱,一生从不抱怨;一个伟大的母亲,对女儿是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怎是一辈子能用得不完的?杨绛看着女儿慢慢长大,最后老去,她承受的,一定是震撼环宇的冲击。
这样高贵的灵魂,无论到何时,留给人的都是高贵,回味不尽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