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师兄聊天,向他倾诉毕业以来工作中的诸多烦闷,吐槽单位的同事沉迷于打游戏,没有看书学习的氛围,简单重复的工作消磨意志,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
我们坐在长江边吹着凉风闲谈,他开解我说,一瞬间想起了刚毕业到基层工作时的自己。
那时的他和我一样,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也曾抱怨过我现在的抱怨,整天忙于琐碎的事情,时间被分割,没有整块的学习用来读书写东西。
我打电话给大学关系最好的老师,教员听了我的抱怨后,冷笑一下说道:谁告诉你一定要有一张安静的书桌给你才可读书写作?
“成人的世界,哪有这样安静的书桌给你?!各种角色要扮演,各种事情要忙碌,没有人会为你的精神享受和追求创造真空,甚至买单;你只能做到,想干什么一直干,想尽办法挤时间。”
电话那头传来了他爽朗的笑容,我却陷入了沉思。
有一次看纪录片,关于西南联大。几个细节,我一直记忆深刻——
为生活所迫,闻一多刻印去卖,梅贻琦上街兜售糕点,华罗庚住的地方,楼下是牲口圈,而他就在楼上科研。
看到这里,不禁感慨:这些中国最优秀的学者、知识分子,拥有最智慧、灵动的灵魂,却在特殊时期,把很多精力浪费在琐碎生活、为稻梁谋上,掩面唏嘘,让人心酸。
我不禁想起1935年12·9运动中,那句游行学生们喊出的话:“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后来读齐邦媛的《巨流河》,当年她在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读书,战事紧迫,随时可能撤离,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校长王星拱当着全校师生铿锵说道:“不到最后一刻,弦歌不辍。”第二天,朱光潜先生继续讲他的英国浪漫主义诗篇,只字不提随时可能降临的炮火。
没有安静的书桌,颠沛流离中依然弦歌不辍,那一代人却大师辈出。
1.
有一年冬天,我休假回家,航班晚点。
坐在我隔壁的女孩子,打开行李箱,取出笔记本电脑,便开始写作。
我信手翻着手里的杂志,机场的广播响个不停,候机的乘客因为航班晚点开始躁动,有大声喧哗的,有歇斯底里的,南腔北调飘荡在耳旁。女孩不为所动,手指飞快地敲打着键盘,噼里啪啦的声音成了那时最动听的音符。
2.
我想起大四寒假,我和几个好友相约去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乡红星村的希望小学,这里的条件比我们想象的差,让我对真正的山区孩子,也有了一个更直观的印象。大冬天,单薄的衣裳裹在孩子们身上,确包不住他们通红的脸蛋,以及遮不住那童真的眼神里独有的紧张、好奇和善良。
路上,车抛锚了,同行的一位好友了解到山区孩子的真实情况后,他也很触动,为了记录下第一手资料和直观感受,给学校传回最新的行程,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坐在老乡凌乱的床沿上,便开始写。
腊月时节,寒意正浓。
我们几个穿着大衣都觉得冷,寒风一阵一阵透过厚厚的门帘间隙,直扑过来。就这样,忍着阵阵寒风敲打下心里的文字,发送给校报编辑。
有人劝他,回到家里再写不行么?这里这么冷。他却没有停止敲键盘,“我必须要记下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
3.
一日清早,手机震动。
看到微信,好友元昊从上海发来阅读感悟,关于我寄给他那本金宇澄的《回望》,选书时想,书中讲述很多上海的故事,他在沪想必会有更加直观的体会。
我从大四开始喜欢看书,一半是受他影响。他的单位离住所远,每天上下班的路上,一小时地铁,便成了他稳定的读书时间。地铁的呼啸、人群的拥挤,并没有阻挡他阅读的步伐,反而是闹中取静,沉浸在书的世界。有两次还因为看得过于投入,竟然错过了站。
一次电话,他细数自己半年时间读的书,竟然一大半都是在地铁上,不免享受这难得的收获。
元昊在清晨上海的地铁里掩卷而读,波武在午夜南京的驻城应急单位里奋笔疾书。
当白天忙完工作生活上的大小琐碎事务后,波武便开始泡着一杯咖啡,写他的感受和想法。他自己开一微信公众号,专门更新读书笔记。有时候忙,几天都没有更新,但只要挤出时间,便贴上自己的阅读感悟。
4.
每次出差,师兄包里总会带几本书。会务活动时间不便、行程紧张,路途中成了最好的读书时间,当“旅途”归来时,包里的书大多已读完。
一次去外地执行任务,当邻座睡觉,邻座的邻座拿着手机打游戏时,5个小时的车程里波武已读完一本书。回去的路上,车还没有到站,几千字的读书笔记已经写完。
“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会明白,最结实、安静的书桌,是你随时可以阅读、思考、写作,哪怕嘈杂、繁忙、障碍不断,也一直在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日夜兼程。”
后来我以环境不好、工作太忙、时间不够等借口自我懈怠时,总会想起一位前辈的话。
成人的世界里,哪有绝对安静的书桌啊。
最结实、最安静的,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