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
——李荣浩《年少有为》
李荣浩简直是天才,不管整首歌的前后文,就这一句,写尽了每个人的青春年少,甚至中年迷茫。
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无法共同成长,只不过是一开始就没有看清楚。
也没有什么左右为难,从来都是坑,自己心甘情愿往下跳。
可谁?一开始能看清楚。
还有许多的纠结和自卑,如影随形,你到哪一天都不会对自己满意。
全是当年寂寞心。
没有遗憾和后悔的人生是不可能的,于是,这句歌词才如此动人。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就能不仅仅盯着功名利禄看。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就能少走弯路,今天应该已是幸福美满。
可,是吗?
每个人都是双重标准啊,一方面觉得社会本就如此,他人尽是心酸。一方面,对于自己的失败失落耿耿于怀。
会不会是你把人生看得太短了?
我们在十几岁开始迷茫,二十几岁开始纠结,三十几岁开始抑郁,四十几岁开始无所谓,然后把五十岁到八九十岁都视而不见。
又老又丑又笨,还能怎样?
是,谁能存在多久没人知道,但是社会平均寿命已经那么长了,不能整天抱着小概率事件麻痹自己。
你有真的把自己按照一生来看吗?还是终结在青春年少?
假如,重新把一生铺展开来。
前面三分之一就是应该做许多许多的白日梦,勇往直前地选择,犯很多错,也尽情很多欢笑。
还有后面三分之二的时间慢慢调整、反思、淡然,甚至重新再来。
并没有什么束缚,是你不愿意付出代价去获得自由。
所有的经历都是无价之宝,纵使看上去回到原点,最珍贵的东西也早已经融入了你的血液。
每个年龄段都值得珍惜,表面上是衰老,实质上是心智的不断成熟。
成熟和淡定是极大的魅力。
当然,并不是要每个人都去因为遗憾而推翻全部,只是——
你应该更喜欢那个成熟后的自己,而不是那个看上去有很多机会却懵懂无知的年少。
其实,这无论短或长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心底的那一束光吧。
生存,死皮赖脸地活着是容易的。却是不令人满意的,许多人需要找一个理由或是信仰,成为走向前方的无尽动力,觉得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令人精神振奋的。
有些人,寄存于爱情;有些人,寄存于孩子;有些人,寄存于事业。
但爱情会变,孩子会长大,事业有风险。
许多人遗憾的,应该就是没有找到这一束光吧?
那束光,也只能来自于自己心底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
喜欢的人,也只是因为默契与相惜,平等尊重、互相取悦,却不依赖,不求完美。若无法同行,前面的美好也早已成为自己价值的一部分——过去和未来同是自己。
照顾的孩子,静观生命的成长,参与完全的信任和依赖,看见真正的单纯美好,这本身才是价值。
事业与理想,在于给自己施压而展示出才华的欣喜,在于充实忙碌的存在感。
一切,都是自己值得收集的美好。
一场体验,去体验真正想体验的。
遗憾、后悔、自卑,纠结、困境、能力不足——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成与败,无非就是看,面对自己的过去,够不够坦然。
别人说:“你貌似很失败。”你轻轻一笑:“是啊。”
然后,还有什么呢?
还有大把年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