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初,一位所谓的公众号“大V”发表了一篇近6000字的文章来批判“知识付费”,矛头直指“知识付费”领域的领头羊——得到和起创始人罗振宇。文章的题目就叫“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这篇文章里面提到的一些观点还是值得“知识焦虑”人群反思的,但是,文章的观点和论证结构存在具有明显的诸多明显的谬误,如果不加批判性的思考,可能会引导一些人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以《学会提问》这本批判性思维的书籍中给出的问题来对这篇文章进行客观的剖析与审视。
1.作者的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4.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5.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6.有哪些证据,证据的效力如何?
7.有没有替代性的原因?
8.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9.有什么重要的信息被忽略了?
10.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下面我们据此来看看作者的观点、理由以及推理过程和证据,看看在多大程度上,作者说的有道理?
首先,来看作者的论题和结论。
作者的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付费到底有没有用?知识的焦虑该如何解决?
那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作者的结论非常明确:主张知识付费的那些人,并没有解决“知识焦虑”群体的问题,大部分的“知识付费”就是大忽悠。
作者凭什么说“知识付费”是大忽悠呢?本文作者开篇就举了一个自己朋友刘刚的例子,通过对刘刚“知识付费”的经历前后的描述,得出了”知识付费并不啥用处“这样一个结论。作者还举了一个公众号作者“小鹿快跑”失败的“知识付费”经历、感悟和爱因斯坦与他的司机的例子。最终引出了他的核心观点:大部分的“知识付费”就是大忽悠。
紧跟着作者给出了三个理由:
首先,知识付费传授的几乎都是碎片化知识。
其次,知识付费传授的知识常常“药不对症”。
再次,知识付费传授的知识“是未经你思考的”。
对于这三个证据,我们逐个来看一下有没有道理!
一、市场上的知识付费内容真的都是碎片化的内容吗?
首先来看第一个理由:知识付费传授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识!作者的论据是另外一个朋友张海的例子,作者说张海收藏了很多公众号的文章,这些都是碎片化的知识,根本不成体系。
从《学会提问》这本书我们知道,典型的论据形式有: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这些论据的效力差异较大,要认真审视每种论据类型的效力,来判断观点的可接受度。
很显然,作者的这个证据使用的是典型案例,那么首先我们要问:这种论据的效力如何?强还是弱呢?
典型案例具有生动的细节,往往带着强烈的感情,很容易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不是说它不可以作为论据,但是由于它的这些弱点,作为论据往往论证效果是比较弱的。尤其是,我们面对这样的案例时,要问一下:这个案例具有典型性吗?有没有相反的案例?
作为一个“知识付费”失败的案例,这个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是,有没有反例呢?当然有!就拿作者在文中多次批判的得到来说,上面有很多专栏,比如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万维钢的精英日课、吴军的硅谷来信,这些专栏的订阅者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每个专栏的文章下面都有大量的读者留言,有很多读者不仅就专栏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且有很多人留下自己进步的感言。这说明有很多的读者还是收益与“知识付费的”的。
由此来看,作者只是举了一个方面的例子,这样的证据是比较片面的。其实,不仅这个例子作为论据效力不强,前面作者举的刘刚的例子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给读者看失败的个例,而故意不去观察那些正面的例子。这样观点和论证的效力就大大的削弱了。
所以,以后遇到这样的典型的个人经历的描述作为论据,一定要问一下:这个案例典型吗?有没有反面的例子?经过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不会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而失去应有的理性与客观。
另外,“知识付费传授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识”,这个观点本身就犯了”以偏概全“的谬误,再以作者批判得到来说,其中薛兆丰的薛兆丰的经济学、宁向东的管理学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些专栏作者在专栏启动的时候,就把一整年的学习大纲给了读者,就是希望读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体系化的知识。而作者对此是视而不见,明显有失公允。
二、引用非专业的权威意见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可靠吗?
接着来看第二个理由:作者说,知识付费常常“药不对症”。作者引用了一个叫做“蓝胖子”的一篇文章,把罗振宇们比作医生,把付费知识内容比作“药”,并认为:“(知识付费)单一内容面向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受众。“这种粗暴治疗,于是引发了一系列不适症……”概括来说,就是:知识付费的倡导者们这些“医生”给知识焦虑这些“患者”给错了药。
这里做用来引用“专家意见”和类比的论据,但是,所谓的“专家意见”并无权威性,这个“蓝胖子”是一名内容创造者,同时也是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上的一个专栏作家(只要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就可以),说简单一点,这只是内容创业时代,众多知识创作这种的一员,对于知识付费这件事情并无专门的研究。引用这样一个非专业人士的话来论述自己的观点,说服力是不够的。另外,知识付费倡导者和医生的类比的类比并不恰当。给错了药可能会死人,知识传授错了,并不会危害有如此之大。
所以,当一个作者使用引用专业权威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问的是:这个专家在这个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吗?如果不是,那么这个证据就不值得信任。
三、认清貌似正确的“因果倒置”错误!
再来看作者的第三个理由,作者说:知识付费传授的知识“是未经你思考的”。仅仅从这个观点来看,就存在一个明显的因果倒置谬误。作者的假设是,知识付费传授给读者的内容,一定是经过读者思考过的内容,如果不是读者思考过的内容,你传授给读者,那么就是无效的、错误的。
读者接受一个知识、观点,往往都是自己未知的,这也正是求职的动机,如果说读者已经知道了,并且经过了思考,还去接受这个已经的知识做什么?
按照作者的这个逻辑,那么,我们的知识可能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有限的数量级内,根本不会有现在如此多的新知、如此多的学科、如此多的发明创造、如此多的科技进步。
作者特别提到,得到app上提供的是语音,听语音并不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如果说听语音(听课)如果不能引发思考,那么学校里老师给学生讲课,也同样是错误,如果是这样,那么还要老师讲课做什么?按照作者的逻辑,那么瞎子永远也不会产生思考的能力了?但是,我们看看海伦-凯勒这个伟大的女性,就知道这个逻辑是多么荒谬。所以,这个论据先不说效力如何,只是逻辑层面,就有漏洞。
另外,要说一下,得到的专栏文章提供的不仅仅是语音,也有文稿,其实得到的专栏老师也常常提醒读者去看,尤其是李笑来提倡读者“逐字逐句”的去看。
另外,作者把文中提到的知识付费学习者的失败,完全归因于知识付费的倡导者这个外部因素,而忽略了学习者本人的因素。虽然作者所说的学习者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去学习各种知识,但是,失败的原因会不会这些人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呢?是不是这些人没有进行实践呢?这些作者没有说,我们也无从知道,但是,这确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任何知识仅仅靠听别人讲,看别人写的,而自己不加实践练习的话,是不可能变成自己的知识的。这个观点,作者在文中也有提及。
上述作者的三个理由,可能乍一眼看上去是很有道理的观点,但是,如果稍微仔细审视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首先他的论据的效力非常微弱,那么他的三个理由(观点)的信任度是比较低的,由此推导出他的核心观点“知识付费就是大忽悠”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文章的时候,不要仅仅停留在观点层面,要去看论据,看推理是否有问题。这样我们才会更加客观理性的去面对学习的材料,不至于受到不合理、不客观、不理性观点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