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是放下语文教育的一大热点,焦点,重点,而整本书教学指导是一线老师的痛点,难点和盲点。而这个讲座让我对整本书阅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焦老师从整本书阅读,为何读?读什么?怎么教?三个方面讲起。

从整本书阅读的时间轴看,中国的整本书阅读从思想到行动,从个体探索大规模推动,迄今有着漫长的历程。

从这个时间轴清楚的了解到:整本书并没有真正成为教学重点。





整本书阅读读什么?

1.快乐读书吧里的书

2.教科书里的书

3.课后阅读链接,资料袋等提到的书

4.并为被教科书提及到的

5.基于兴趣自己选择的书籍(包括推荐的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






整本书阅读怎么教?

焦老师从一个美国老师是怎样关注整本书教学的案例讲起,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这节课展示了美国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追求:让阅读真实发生,这既是我们对整本书教学的初衷,也是整本书教学的终极你变所在。


随后推荐了一本书

颠覆性思维:为什么我们的阅读方式很重要,这本书告诉我们正真的阅读是:

1.有反应的读(从情感与思维对文本产生反应)

2.有负责的读:对产生的反应产生负责的思考

3.有同理心的读:提高看待他人观点,视角的能力

总之,我们教师培养的是阅读者,不是阅读的机器。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更要让学生关注从哪里开始——从书中开始;在哪里结束——在发现自己改变时结束。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质疑的能力,我们老师可以启发孩子思考,1.什么让我感受到快乐2.作者觉得那些我已经知道3.什么改变了,挑战了或记录了我的想法。这正所谓书,脑心阅读框架。

从焦老师的讲座中,知道了整本书可划分为1.自然意义的整本书阅读,也就是自发的,多元化的。2.课程意义的整本书阅读。




课程意义的整本书阅读该怎么教呢?首先要处理好一下三种关系:

1.兴趣习惯与方法

2.精读与略读

3.指导读与自主读




整本书阅读所需要的三种课型:




一.读前指导课(是整本书阅读的启动课)

指导课的导重点在于:




关键在于:

激发兴趣:教师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语言,最简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气氛,兴趣。而兴趣是读前指导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

从精彩的内容引入;

从书籍的特色,名人的介绍,评价引入;

在题目的预测中引入;

从矛盾冲突中引入;

基于实际需要引入。

接着就是:把我整体,制定计划

二,读中推进课

关键词:交流,蓄能,提速,增效


三,读后交流课





指导学生阅读应该把握怎样的度呢?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关注不同阶段的不同方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