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 20191225开始读第1个番茄钟1-28/331,全书计划12个,20191231全书读完,用时10个番茄钟。
- 老早就从雨花图书馆借回来了,差不多放了3个月,一直没有契机去翻看它。
- 作者吴军,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2016年12月第8次印刷。
内容
chap17、从巴赫到柴可夫斯基(近代音乐的发展历程)1/331
- 0
- 流行音乐的听众多,古典音乐也有众多粉丝。
- 从巴洛克时期直到19世纪末民族主义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精致而典雅的巴洛克音乐
- 早期的音乐与宗教(或祭祀)有关。
- 1685年出生的巴赫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1750年去世的。父亲也是搞音乐的,在其10岁时去世。
- 第二节、英雄史诗般的古典主义音乐
- 古典主义:特指欧洲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文化和艺术思潮。
- 莫扎特、贝多芬算这时期的。
- 贝多芬1770年生于西德首都波恩,祖、父辈都搞音乐,后期跟随海顿学习,1827年去世。车尔尼是贝多芬的学生。
- 四个乐章(第一为快板,第二为慢板,第三为诙谐曲,第四为快板)。
- 贝多芬一生未婚,但都在追求爱情,最接近婚姻有2次。
- 《约翰.克里斯朵夫》前一半基本是以贝多芬为原型写的。
- 第三节、凸显个性的浪漫主义音乐
- 肖邦和舒伯特属于这个时期。
- 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老婆是乔治.桑,但肖邦39岁就去世了。
- 第四节、丰富多彩的民族主义音乐 29/331
- 具有欧洲各民族的特色。
- 柴可夫斯基出身于贵族,父亲让他学法律,毕业后在法院工作,22岁又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但后来的精神和物质资助都是梅克夫人,但两人只有过一次偶遇。
- 《1812序曲》
- 结束语 36/331
- 3个附录和参考文献 lionel注,值得看看或听听
chap18、从达维特到麦克斯 (纵画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 41/331
- 0
- 艺术没有科学那种积累的效果,没法说今天的艺术水平就比前辈们高。
- 艺术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和地域特点,并且为时代服务。
- 第一节、标准审美的(新)古典主义 42/331
- 法国达维特,生于最后一个王朝,波旁王朝末期。
- 网球厅宣誓通常被认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 “我本寒家,老母尚在,如我死后,请克强与公及诸故人为我照料”--宋教仁。
- 《马拉之死》油画。
- 安格尔是达维特的学生。
- 第二节、弘扬个性的浪漫主义 50/331
- 古典主义强调美的共性和客观性(讴歌英雄,反映时代的美好)【参考样板戏】;浪漫主义强调张扬个性。
- 席里柯的《梅杜莎之筏》
- 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 第三节、光与色交织的印象派 58/331
- 马奈和莫奈
- 印象派:就是画作感觉是凭印象画的。画家将亮度和颜色完全区分开来了。
- 梵高27岁开始学习绘画,33岁才进入美术学院正式学习,37岁就自杀了(严重的癫痫)。
- 《渴望生活-梵高传》
- 第四节、写实人生的新世纪绘画 66/331
- 毕加索和夏加尔
- 结束语
- 附录&参考文献 83/331
chap19、计算的时代(从算盘到人体的一部分) 87/331
- 0
- 智能起博器拥有自学习功能
- 第一节、自动计算-从梦想到实现 88/331
- 1.1 算盘-手工计算机
- 算盘打得好的人相当于今天的打字员
- 1.2 齿轮的机器-机械计算机
- 1642年的帕斯卡计算器
- 1.3 二进制和布尔代数
- 莱布尼兹在《易经》中发现了二进制
- 1.4 德国工匠的奇迹-可编程的计算机
- 康拉德.楚泽
- 1.1 算盘-手工计算机
- 第二节、划时代的文明-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02/331
- 2.1 战争的需要
- 2.2 图灵和冯.诺依曼的贡献
- 图灵是理论;冯.诺依曼指出了系统结构两人都英年早逝
- 2.3 比炮弹还快的电脑
- 第三节、超越科学计算 109/331
- 3.1 从政府行为到市场决定
- IBM搞了一台SAGE,合同是跟空军签的。
- 3.2 从军用到民用
- 3.1 从政府行为到市场决定
- 第四节、让每个家庭都拥有计算机
- 4.1 摩尔定律
- 4.2 WinTel王朝
- 第五节、“三无”时代 125/331
- 5.1 无所不在的计算机
- 5.2 无时不在的计算机
- 《浅滩》
- 5.3 无所不能的计算机
- 结束语 135/331
- 附录&参考文献
chap20、伟大的博弈(华尔街的今昔) 137/331
- 第一节、庞氏游戏和泡沫 138/331
- 1.1 郁金香泡沫
- 1.2 南海泡沫
- 1.3 日本泡沫
- 市盈率就是公司股价与上一年盈利的比率。
- 1.4 美国互联网泡沫
- 第二节、华尔街的诞生和发展 152/331
- 第三节、一个掀翻华尔街 159/331
- 范德比尔特
- 第四节、将鸡交给狐狸照看 168/331
- 第五节、不断重复的愚蠢 175/331
- 2000年贝尔斯登没有参与救市,被华尔街同行诟病,所以在2008年时,也没人救助它。
- 结束语
- 附录&参考文献
chap21、亘古而长青(硅谷的奇迹) 184/331
- 第一节、旧金山湾区 187/331
- 1769年加斯帕.德.波特拉首次发现。
- 第二节、硅谷的诞生 191/331
- 斯坦福大学因为有了地,才有科技园,才有了钱。
- 第三节、硅谷的发展 195/331
- 3.1 硅谷1.0
- 阿瑟.洛克风投之父,投资人要求外州的项目要搬到硅谷来。
- 3.2 硅谷2.0
- 3.3 硅谷3.0
- 3.1 硅谷1.0
- 第四节、常青的奥秘 207/331
- 4.1 多元文化
- 《不死的中国人》
- 4.2 机会均等
- 4.3 拒绝平庸
- 4.1 多元文化
- 结束语
- 附录&参考文献
chap22、互联网时代 220/331
- 第一节、互联网的诞生
- 电话线上网,最多不能超过56K
- 有了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能达到10M
- 第二节、商业模式之争
- Yahoo搞的免费模式
- 第三节、互联网的本质
- 3.1 互联网就是平台
- 3.2 互联网就是信息和数据
- google的用户是免费用的;google的客户是付钱给google的。
- 3.3 互联网就是通信
- 第四节、互联网从2.0到3.0 250/331
- 4.1 互联网2.0的特点
- 是一个平台
- 平台是开放的
- 非竞争性和自足性
- 4.2 互联网3.0时代
- 4.1 互联网2.0的特点
- 结束语
- 附录&参考文献
chap23、上帝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和希格斯场) 264/331
- 第一节、世界是能量的 265/331
- 第二节、上帝的粒子 272/331
- 第三节、宇宙的起源-大爆炸 277/331
- 第四节、宇宙的终结 281/331
- 结束语
- 附录&参考文献
chap24、增长的极限(珍爱我们的地球) 288/331
- 第一节、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288/331
- 1.1 不经意的行为带来的巨大灾害
- 澳大利亚的“人兔大战”(引入的兔子在当地没有天敌)
- 亚洲鲫鱼美国成灾
- 1.2 水和空气污染
- 泰晤士河的恶臭事件
- 伦敦烟雾事件
- 洛杉机光雾事件
- 日本的水俣病
- 1.3 黑风暴和罗斯福植树大军
- 1.1 不经意的行为带来的巨大灾害
- 第二节、缓慢的增长 300/331
- 今天解决世界问题的关键要靠科技进步,而不是靠人口的增加。
- 第三节、珍爱地球 309/331
- 第四节、科技的力量 317/331
- 结束语
- 附录&参考文献
收获
- 就chap17,18(音乐和绘画)get到不少,计算机,互联网,华尔街,硅谷,这些都看到过,物理也get点,但不多。
- 总体这类书挺不错的,看完,准备去图书馆借第4册回来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