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福(Sappho, 公元前610-580)是古希腊著名女诗人,如果说荷马在古希腊诗人中是一号大咖,萨福无疑就是坐在荷马右边的人物。曾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据说,她出生于贵族之家,出生地是累斯博斯岛(Lesbos Island)。萨福在世时常常一边弹着竖琴,一边吟唱自己的诗篇。她的诗主要抒写个人情怀,不涉及政治等其他方面,而且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古希腊抒情诗歌之最。由于其诗歌才能显著,萨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女孩前来学习诗歌创作;也由于其在诗歌领域的成就,萨福在世时头像就已经出现在当时的硬币上。终其一生,萨福写有十卷诗歌,但这些诗在中世纪由于文字狱而失传,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仅是保留在他人文献中的引文,而且多不完整。
本人最早接触到萨福的诗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当时拿到手的是一套四册《外国文学作品选》,主编为周煦良。在这套书的古希腊文学部分选有萨福的两首诗。两首都不长,而且都是爱情诗。记得其中一首这样说:妈呀,亲爱的妈呀/我哪里有心织布/我心里已经充满了/对那个人的爱慕。读这种诗句的第一感觉是直白,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爱情诗《上邪》可以与之PK。读这种诗的的第二感觉是震撼。当时是八十年代初,文化刚刚开禁,爱情诗刚刚在文坛上占据巴掌大一块领地,这时候读到一个二千多年前的女性,竟然如此热烈地描写爱情,那种感觉真的是震撼。八十年代初我国红极一时的爱情诗是舒婷那首《致橡树》,比较而言,萨福的诗辣多了!
萨福的另一首诗要含蓄得多:
像一只可爱的红苹果,还在枝头,
还在顶梢,被采摘的人遗忘了,——
不是遗忘了,是够不到。
—— 摘自《新娘》
简单的语句,隽永的意象,把一个剩女描绘得高洁又美丽。这样的诗歌,让人简直不敢相信,竟是两千多年前留下来的。
时光荏苒,上世纪八十年代离现在已经三十余年。三十余年中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萨福的诗也已出了几个单行本。这其中,罗洛翻译的《你是黄昏的牧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当属上乘之作。
翻阅这部诗选,我又发现了几首好诗。比如《他不是英雄》。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
你的甜蜜的声音
你的絮语,那诱人的
笛声,使我的心
剧烈地跳动。如果我
突然和你相遇,我会
说不出话来——我的舌头
僵硬了,火焰在我皮肤下面
流动,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我只听见自己的耳鼓
在隆隆作响,浑身汗湿
我的身体在发抖
我比枯萎的草
还要苍白,那时
我已和死相近
在上面这首诗里,萨福运用了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意象要素,形象地再现了遭遇爱的瞬间那种难以抑制的隐秘的激动。这种描写,即便放在今天,依然属于美丽的诗篇!
再看一首:
今夜我望着
月亮
和昴宿七星
先后沉落
夜将尽
青春已逝
我独自
僵卧在床榻
—— 《今夜我望着》
诗中所讲昴宿七星属于金牛座群星中的一组。在希腊,每逢七星坠向天边,便是冬月。该诗用词精炼,意象叠出,在描写月亮和七星西坠的同时,把时间定格在“夜将尽”,“青春已逝”,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当时孤零零情恹恹的心境。尤其动人的,是诗的最后两句:我独自/僵卧在床榻。读来令人为之心碎。
由保存下来的诗歌可以看出,尽管萨福也写过不少歌颂神的诗篇,但她主要还是一位为爱而吟唱的诗人。而且,她所描写的爱的对象还往往是她的那些女弟子,这也就难怪后人为什么推测她是女同,并因此把女同称为lesbian了(该词来自萨福居住之岛Lesbos)。
总的来讲,萨福的诗情感丰富,精炼短小,直抒胸臆,算得上欧洲早期最美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