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中华典故》,看到这个故事,勤能补拙的故事!
故事内容如下:
公元825年,唐敬宗李湛任命大诗人白居易为苏州刺史。当时的苏州已是一个交通发达,商业繁盛,人口众多的重镇。
白居易被派到此任职,深感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到职以后,白居易顾不上一洗旅途的疲劳,更顾不上去玩赏苏州的名胜古迹,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他召集下属,询问公务,调查研究,制定治理措施,每天从早忙到晚,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
白居易喜好饮酒和音乐,但到苏州以后,由于公务繁忙,往往十来天滴酒不沾,个把月不听一次音乐。
后来,白居易给他的朋友写了一首诗,谈了自己当时的心情,诗中写道:自己笨拙,担当不起苏州刺史这样的重任,除了用勤奋来补救外,没有其他办法。
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举动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将勤补拙”指用勤奋补救笨拙,含自谦之意。
各行各业都有非常优秀的人才,其实他们并不是最聪明的,但确是最用心的,今天看到一位教授写到的一万小时定律,意思就是要有足够的知识的沉淀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