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薇:人是住宅 唯一的“软件”
陶知
[人们在家具和物品的缝隙中生活,家虽小,可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空间利用率上,其实都可以做“大”]
“我现在的房子住了好几年了。每次回家,玄关上都有一束鲜花。餐桌上空无一物。阳光好的时候,客厅地板就像一面镜子,把整个客厅倒映出来。小孩的玩具随时都能规整好。”聊起自己的家,黑衣短发的住宅设计师逯薇放慢了语速。透过住宅看到日常,这个典型的处女座“将家维持在一个可控的状态”。
收纳强迫症晚期患者,常穿条纹围裙,爱写写画画和收拾屋子,逯薇这样描述自己。作为万科广深区域副总建筑师,逯薇从事住宅研发13年,绘制超过2000张户型图,参与过15万余套精装修住宅设计。本届上海书展,这位新晋作者带来了自己的新书《小家,越住越大》。书中手绘的种种收纳技巧和家居心得,既是来自十余年工作的经验积累,也是源于自己在个人生活中的点滴感悟。
“住是很容易给你肯定和幸福感的。”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逯薇解释,在空间、人与物关系迅速逆转的当下,人们需要“唤醒自己对住的认知。”“我可以替你设计,为你装修,但是我没办法替你住。”逯薇引用自己的偶像、日本收纳教主近藤典子的话“家才是你心灵真正的镜子”。而《小家,越住越大》的诞生,也是源于她对生活样貌的期待,希望通过理性的收纳与规划,在有限的空间中,扩大生活的可能。
身为住宅设计师,家中最令逯薇得意的设计毫无疑问是客厅。不算阔绰,不算奢华,但是“永不会乱”。秘诀在于,在沙发与电视机的长方形空间里,隐藏了一组巨大的收纳柜。一家老小6口人70%的公共物品,都有条不紊地放置在收纳柜里。而这个巨大的收纳柜,也成为了逯薇家客厅的“生活基石”。
“可以在一个空间里只堆砌美丽。它没有生活的臭味,没有杂物。没有不断增多而堆积起来的东西。为什么慢慢失去了美丽?因为噪音太多。原本的配色被五彩缤纷的儿童玩具破坏,纸箱、塑料袋越来越多,美丽的东西无法突出了。”言及自己理想中的家,逯薇这样形容。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收纳”。然而收纳的概念远非“收拾和整理”那样简单。在逯薇看来,收纳和整理其实是问题的两极。“你可以通过极简,通过整理自己的欲望,来摆脱自己和空间之间被束缚的关系。”断舍离,是通过减少自己的拥有,去安顿既有的生活;收纳则是位于最基础的位置,它与空间关系密切。而这座房子潜在的生活周期的变化,或许都与收纳息息相关。
“比如一个三口之家,玄关的柜子至少要放50双鞋。如果要放50双,你要考虑到可能需要多少块层板,柜子需要多深。还要考虑到功能,可能要放伞、零钱、钥匙。”而那些看起来很美的一两层小鞋柜,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无处安放的鞋子“埋”起来,连收拾都变得无从下手。
厨房也是收纳的“重灾区”。虽然人人都渴望拥有大厨房,“而现实是,中国城市中小户型厨房的平均面积在4~7平方米”。“寸土寸金”的厨房面积小,物品多,还需要实现高效流水线操作,从布局到橱柜再到收纳,不仅对住宅设计师,也对居住其中的人提出了高要求。抽屉式的橱柜相比隔板式更为便利,除了在处理菜品的黄金区使用外,还可以设置在使用较为高频的区域。而精心挑选使用便利的转角柜,也能让难以利用的转角散发活力。
人们在家具和物品的缝隙中生活,家虽小,可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空间利用率上,其实都可以做“大”。“不仅是心理上,不必有大房子也能有大空间。我可以有80%的空间作为生活的缝隙,同时你也必须有能力让这些物品回到20%的空间去。”
作为设计过15万套新房的住宅设计师,逯薇见过太多人的生活样貌。“我见过一模一样两个户型,都是统一的精装修标准,却住出了一个天、一个地。有一家是新亚洲风,一进去就想在他家的沙发上喝一杯茶,而另一个家就无处下脚。”居住说到底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你去居住生活,人本身才是房子唯一的“软件”。买了一个空的房子,要在里面装上什么样的软件以达到希望的运转速度,这与收纳相关,更与居住其间的人的智慧和理念相关。
逯薇用了这样一个比喻:配得上鲜花的客厅。在客厅中央摆上一束鲜花,周围的一切是否能与花的美丽相得益彰,生活本身的样貌也就在空间与美的互动中露出端倪。“你的服装、名片、包包都不能代表你,唯有你每天生活的房子,是心灵真正的镜子”。
“我们不曾有过美丽居住的记忆”,也正是如此,逯薇隐隐有一种莫名的使命感,到了一个需要和空间交流、寻找新的相处方式的节点上,人们会慢慢觉察,在惊艳的美丽家居背后,凝结着对物品和生活的智慧,等待我们拾起。
––-––-––-––-––-––-––-––
作者:逯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逯薇女士在万科工作13年,工作是与住宅有关的一切:绘制楼栋、规划户型;设计装修、配置家具;她曾深入每家每户,亲历超过10万户家庭居住空间的设计、使用和因为家庭结构变化而必然发生的改造及空间生命周期的问题。大量的设计实践及自身对于生活的感悟,大量的思考探索,创造了这本书《小家,越住越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居所。
一提到家,人们会想到温暖,平静等美好的词。那么怎么能够打造只属于你的那个美丽的家?努力买套大房子?聘请专业设计师?购买名牌家具?先别被这些外在的东西迷住双眼!打造美丽之家的真正秘密,其实隐藏在四个不等式中。
不等式一:房≠家。
人人都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那个灰色水泥壳子,并不是家!温暖的阳光撒向光洁的地板,窗明几净,空气中弥漫着早餐的香气……这才是内心渴望的家吧?好好住的地方就是家。
不等式二:设计师≠居住者
设计师,只能提供半成品的“住宅”。
居住者,才能搭建独一无二的“家”。
不等式三:住得更大≠住得更好
更大的房子,就会更好?改善型居住。除了社区、房屋面积、房间数量、套房卫生间等硬件条件升级之外,同样需要提升的是居于其中的人的“住商”。“住商”就是你和你和住宅的相处之道,它与房子的大小、新旧、租买、贵贱都无关,只与住在其中的人息息相关。
不等式四:家的面积≠家的容积
家中的“人”和“物”共存于一个屋顶之下,如果管理不好“物”,“人”的生活空间就会被挤压。本来是给人居住的房子,不应该变成储物的仓库,解决办法,就是收纳。收纳是管理好小房子的大智慧。
本书打开新世界大门,颠覆自己与家的关系,提供很多收纳装修的干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