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自小“顽劣”,不爱在学堂念书,喜欢整天在山野间撒欢,以及临河的街道上看打铁、做豆腐、刷桐油,一看能看半天。用《从文自传》里的话说是自小就不看读小书,喜欢接触自然和社会这本大书。这或许是孩子的天性,之乎者也的坐着念,实在很闷气。自然里的学习,我们很多人有若干共鸣的东西,比如我小时候成长的白水塘,放牛、跳小闸、游河、踢鱼、掏龙虾、用凤仙花汁染指甲;藏在秋天的棉花杆堆里,看碧青的天,听呼呼的风声,小小的心里会惆怅又心慌,难以排解又乐此不疲;冬天大雪飘飘,天亮开门的时候,雪厚到门都打不开;夏天发大水,整个生产队的人围在闸口,水一爬就赶紧堆沙袋。我们一帮孩子穿个裤头,好奇的围拢着看。社会的人事的学习中,我记得小店后头有个年轻人,有一天在小闸上拿了一个东西给一个女的,我分明看到那个女的脸红了。小小的我也不能明白为什么要脸红。还有围着看人打烧饼,看煲爆米花,放玉米放到一个圆铁罐里,然后在火红的炉子上打滚,滚一阵,用一个袋子套住,扳一个机关,就听砰一声大响,一袋子里装满了膨大的爆米花。还有听人喊摩剪子、油桶、卖炭、为小孩搅筷子......这些事情现在想起来全觉得有意思。就在这水边、人群里,我的少年时光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消磨着,说起来真的什么有用的也没学到。但人到中年了,再回向起过去的经历的时候,那段糊涂的光阴却是心中最干净、明亮的部分。心中有这个跟没这个是不一样的。待到我有意识的学习写作文的时候,这一部分的内容总会不经意的从笔端流出。
这样有趣的时光,沈从文过了十三年。13岁之后,他入伍混饭了。一直到20岁觉醒去北京求学之前,他一直是在湘西那几条水之间,继续经历着自然和人事。不同的在于,因为工作需要,又因为闲暇的时间太多了,人太无聊了。读了不少书,练习了写字,还经历了一次被骗了若干大钱的“爱情”。小小的孩子,心里没有苦乐的概念,又好像有一种理解他人的天赋,像一个小小的苗,扎根在静悄悄的角落里,享受着它的阳光雨露。在这样的经历中,他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对权力和暴力的厌恶。一路走来,他看了太多的杀头,军队的敲诈,被情人欺骗、母亲的眼泪......
看到沈从文的童年、少年时光,我忍不住在考虑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在儿童教育上强调一种儿童不宜,看似在保护孩子的身心。但看沈从文的成长过程,那些少儿不宜的内容反而促使他形成一种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并在一生的文学作品和行为中贯彻这一观念。他并没有因为长期浸染邪恶的东西而变坏,反而促使他远离。我要问,这种现象是特别的,还是有其他原因?我们今天所谓的保护真的是“保护”吗?或者我们该反思一下,那些真善美的东西用什么方式才能真正的注入到我们孩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