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是一句誓言。
每每读到一本好书,都会有晕眩、窒息的感觉。因为太过于投入其中,导致感官上的缺氧。
什么是“好书”?我认为能够唤醒自己内心深处最热烈的感情的,就是好书。用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共振”。
我和作者一样,生于北京,从没有互联网的童年长到现在互联网早已深埋每个人的生活中,在这过程里体验到的认知反差是巨大的。在那漫长、寂静的童年时光里,自以为家门口的那条小巷、几房近亲、一个班的同学就是整个世界。其他城市、国家都仅限于书本上的名词,考试题目里的只言片语,新闻联播里遥远、陌生的地名,与我的世界毫无关联。
我知道的行业只有家里亲戚做的那几个,物流、人力资源于我都是晦涩难懂的新名词。
我能看到的活法也只有单一的打工、结婚、生子、养家这一种。
那时,我的社会经验是零,没有任何生存的技能,脑袋里只有书本上背过的一点东西,榆木疙瘩一样的脑袋里全然没有对未来的想象,更别提规划。
我不知道自己此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更糟糕的是,我甚至不知道去想这些问题。
心头突然涌上热血已经是工作三年以后了,这三年,我进入了一家大型公司的一个部门,见识到了更多种的活法。一股跃跃欲试的力量开始膨胀,我居然开始思考了。
无数次循环往复的工作内容,马不停蹄地应付当下出现的问题,让我感觉人生只能这样憋闷、无奈、重复、没有尽头。可紧接着,又有一个声音在脑中想起:只能这样了吗?我不能活成别的样子吗?
经历过被否定,经历过被拒绝,也经历过被肯定,经历过被安慰。
心中那个渺小的声音开始变大,变强,变得越来越坚定,甚至在极其短暂的一声高喊中,让我错觉自己还有机会做任何事,去到任何地方,成为任何人。
现在回看,一切昭然若揭,全都充满因果。乍看上去再混沌的思路,其实已充满了暗示、启迪、条件、契机,我们的生活即使在平淡无奇的时刻,都充满转折与线索,剧情都存在逻辑严密的暗线,未来都埋在过去之中。
三十岁以后的我,依然迷茫,不确定自己到底适合哪个职业,没有积蓄,却攒了一堆世界各地的冰箱贴,都是我从各地旅游带回来的。还有一堆演出门票,有话剧票、音乐剧票、演唱会门票、电影票、电影节嘉年华活动的门票等等。我记录过,自己看电影的最高纪录是有一年看遍了当年在国内上映的所有电影,一部不落。
三十岁以后的我,渐渐明确了自己不想成为的样子,和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职业,我开始学会说“不”了。
三十岁以后的我,终于迈出属于自己人生的第一步,辞去了那家大公司的那个部门的那份工作。
三十岁以后的我,对于你想做什么、想从事哪个行业这种人生大问题,终于逐渐有了自己的回答。
我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在这个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我想成为有能力的人,优雅的人,眼界高的人,善良的人,可以帮助别人的人。
至于具体的职业,我还不清楚。但我知道,一定是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某个职位。我喜欢艺术,热爱文学,对市场策划、宣传也有兴趣,纯粹的搞艺术或者经商我都不行,但两者之间的交集对我的诱惑力是很大的。
结合我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我的性格特点,我绝对坐不住办公室,希望可以多和各领域有经验的人士打交道,学习他们的眼界、风格、方法。钻研业务方面,我喜欢一切好看的、美好的事物,和作者一样,我也希望自己可以穿得美美的,去世界各地出差,去看各种展览,收获更多美丽的风景,结交更多的朋友,同时创造出更多美丽的事物。
总结下来就是,不断开阔眼界、各方面提升自己、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认识各界精英、时尚、美丽、有创造力的工作,就是我想经营的事业。
书还没有看完,我想看完后我也列出一份“一生的计划”,写上自己的人生梦想,然后逐日逐月逐年地将它们一一实现,直到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