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帮助我理解阿伦特

几年前因为想涉猎一下西方政治学相关领域,跟风读过汉娜阿伦特。但总感觉有点生涩和疏离,缺乏现实案例和切身经验,没有留下太多印象。这次读中德作家交流活动的书,里面又描写了一次阿伦特的纪念展览,这次结合纳粹和抗击疫情的具体例子,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感悟。

首先这句话就很发人深省。

人没有顺从的权利。

结合历史和现实,比如二战希特勒纳粹的历史和刚刚过去的东大抗击疫情的现实情节,这句话应该多加个词:人没有无脑顺从的权利。应该加以独立思考,秉持道德操守和对世界他人影响的判断。

阿伦特的另一句名言:“可以把我隔离起来,但我不会孤独。”

要回望刚逝去的20世纪,阿伦特是他们找到的一个有温度的世纪化身。

谁能比阿伦特更活生生地代表20世纪呢? 以色列思想家 曾说 搞不懂“极权统治”和“平庸之恶”这两个概念,就无从理解20世纪。

对罪犯的妖魔化也成为民众下意识里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如果罪恶是由魔鬼一样邪恶的人犯下的,这就和普通人脱离了干系,因为恶魔只是人群中的极少数,社会上绝大部分的人还是普通人。

阿伦特的非凡之处,是她的逆向思维,指出其实谁都撇不清作恶的可能。

在现场,她看到的是一个众人没有看出来的罪犯,一个漫不经心、既无信念也不具备反思能力、只考虑自己仕途的庸人。这个人没有亲手杀过人,也没有下令杀过人,在纳粹的极权体制中,他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执行上级的指令,甚至用超额完成任务来争取升职的空间。他从来没有过“细思极恐”:他的任务-组织一列列火车把犹太人运往集中营,是把数百万人送进坟墓。后来的分析表明,艾希曼组织运输犹太人的火车皮,实际上占用了大量德军急需的军用运输资源,从战略上看是愚蠢之至的举动,但就连这点也不在这个技术官僚的通盘考虑之列,他只考虑他自己。

因为艾希曼的平庸,比所有恐怖片加在一起都更加可怕。误判也好,先驱也好,她是一个把自己从任何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的人,独立,也孤独。但没有判断力,人就会变得顺从,后果是发生过的人祸还会再发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