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或者昨天晚上,我情绪大起大落,可能那个时候,才能够畅快淋漓得一挥而就。可我那时候,仅仅留下只言片语,作为现在所写的框架(今天也并没有什么时间来反复提炼事情始末)。我尽情写写吧,时间也不早了,写下总算给自己了个交代。
我固守孤城,大风移山,烈日黄沙。我终于某日低下那一直仰头望远的头,发现周围早已破败。我半敞那封掩许久的城门,用尽余力燃起往日热情,迎客来。恍然发现,那凳子已被蛀空,一触即散;那桌子布满灰尘,桌角残破不堪;那青瓷碗盖住的半碟花生米,现在已称不得花生米了,难以待人;还有,我喉咙嘶哑得发声,倾吐着陈年往事,来人满脸困惑。我起身,再也不直起腰板,终归是没有等到该来的人呐。送客归,我仍守着这座正在死亡的荒城...我转身,你们都走吧,都走吧。
我想,如果不把事情始末说清楚,一段时间后,必定记忆模糊不堪,碎片难以拼凑:前年的夏天,“井”加了我QQ,然后慢慢熟悉起来。这时候,她还是个高三学生。下半学期会考时候,她也算是挺努力。六月,她高考结束,话题不免牵扯到未来。而我,也恰好结束了升学考试,我也喜欢将我的成长经历分享给她,希望能够对她有所帮助。只是,我大学时候,看的书是宋词、青春散文,我喜欢的歌是“山外小楼夜听雨”、“眉间雪”、“江南雨巷”这种“古风”歌曲...我的种种爱好习惯,让我能够感悟生活的美好,我能够放松自己,很快入睡。可是,我总对一些情感,过分纠葛,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此。正因如此,才有了最近的故事。
开学后,我加入校级部门任干部,整日忙于上课、部门工作交流...而她,也终于进入大学,走进新世界的大门。因为我一段时间的忽略,所以她给我发了封绝笔信。对了,那个QQ,她也放弃了...最近因为跟老师出差,来到青岛,又因前段时间看到她的一个评论,牵涉到我。终于,我做了个决定,重新找到联系方式。现在,结果也好,我的出现,对她来说着实是个打扰。那么六天的聊天,我表现得过分主动,以前根本不会接触的事,我就那样奋不顾身得做着——我都有些不认识我自己了,这还是那个我吗?也好,从那边的言语中,我着实感受到,她有自己的路,我过去的那些建议,像轻烟,融于空中...
可是,我不甘心的是,过去明明那么好,那么好!我不曾为过去决定后悔过,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要去南方,我不知道假如当初我真替她选择我了读书的那个城市会怎样——我对那所城市,特别没有归属感,我一直在逃离,逃离...
所以呀,年轻真好:年轻的话,会遇到好多好多人。然后,因为种种原因,总会错过那一部分人。有的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无挽救机会。有的人,终究会被时间湮灭想念。有的人,错过的同时,也把自己给丢了,那整个曾经引以为傲的过往,被丢在生命角落,如明珠蒙尘——日子久了,他们都以为这原本就是一个泥团!
“故人”里面有个歌词是这样说的:你说从今无往后,便以割袍代白头。我知道,我现在距离你这么近,以后不会这么近了,以后也不敢“轻声问记否”。对了,讽刺的是,还有以后吗?于你而言,是没有了吧;对我来说,我至少会再记住一年!
现在的你,深切让我感受到世态炎凉。最后,上两张在这里拍的照片吧,时间不早了,睡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