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之前,我是个见着小孩子就躲着走的人。不是我太傲娇,而是小孩子对我来说太有杀伤力。
一般情况下,就算是他们很乖,但是旺盛的精力和各种稀奇古怪的求知欲,也常常能让我无力吐槽,甚至抓狂。还有个很普遍的问题:现在的“熊孩子”真不是一般的多。他们在大人眼中:顽劣,甚至叛逆,不管对家人还是陌生人,都表现出极大的敌意,稍微心脏脆弱的人,根本招架不住他们的破坏力。
精神上,常常是被气的感觉随时都需要咆哮;物质上,对各种物品的毁灭性打击,更是让人恨的牙痒痒。
可现实往往不是你躲着走,就可以避免。一朝变身人母,面对时而天使,时而恶魔的孩子,常常让我无所适从,只能感慨我日减不足的精力,无法匹配孩子日益成长的破坏力。原以为是我自身悟性低,管不好孩子。直到进入各种妈妈群之后才发现,我的问题并不是个例。
几乎每个妈妈,都会面临育儿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小儿难养”绝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身为父母,除了让他们的身体能够健康成长,其它的成长问题也要一并解决,比如,情绪,心理,行为,语言,但正是这些不可量化的问题,经常让人很难捉摸,身心疲惫。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文明礼貌,性格好,但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并不多。这不禁让很多父母郁闷,我明明不是这样无理的人,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喜欢无理取闹呢?
只要出门,难免会在公共场合碰到这样的情况,公交车上,明明需要孩子坐好扶稳,但是孩子却喜欢爬上爬下;吃饭的时候,明明要求孩子认真吃饭,可孩子总爱吵吵闹闹;家里的东西,明明好好放着,孩子却扔的乱七八糟。
我就在火车上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5.6岁的孩子玩自己帽子上的绳子,先把绳子放在嘴巴里咬,咬了拿出来用手搓搓,搓完又放进去咬,如此反复。
他妈妈首次发现后,开始是轻声制止,但孩子只是暂停了一会儿,又故态复萌;玩了一会儿再次被孩子妈妈发现,这次孩子妈没在客气,而是开始呵斥孩子马上停下这个“游戏”。呵斥似乎有些效果,孩子停了好一会儿,但当发现妈妈没有注意他,便又重新开始“游戏”。可惜好景不长,孩子妈妈这次彻底爆发了,她没再用语言去制止,而是直接动手去打孩子,孩子被突如其来的巴掌吓到,哭的一塌糊涂。
类似这样的情况,生活中还真不少,那么是孩子调皮吗?其实也未必!是家长暴力吗?好像也不是!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什么原因让亲子关系如此糟糕呢?
最近我在读《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这本书,看到书名,可能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小孩子能有什么压力?这样的书是不是哗众取宠?其实在读之前,我也有这类困惑,但读完之后,很受用,内容绝对比书名精彩。
《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是由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斯图尔特·尚卡尔博士 特雷莎·巴克尔 合著。斯图尔特·尚卡尔博士是约克大学哲学和心理学杰出荣休研究教授,美利德中心创立者,自我调节中心科学主管,曾任早期儿童发展理事会主席和人类发展理事会主席。尚卡尔博士是儿童发展领域的世界领先专家。
本书分为结构简明清晰,在引言部分,作者便提出了本书写作的主旨:帮助更多的父母来认识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的跟孩子去沟通和互动,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因为无法与孩子沟通,而认为他是坏孩子。孩子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比如习惯,环境,语言,但其实最后都会变成父母带来的压力,因为父母是孩子行为的“认定者”和“干预者”。
在《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的引言部分,作者就给出了全书最核心的概念:自我调节。
可能很多人包括我,都会有一种认知偏差,认为年幼的孩子需要的是管教和约束,自我调节似乎比较适用于成年人。在《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中,作者提出了自我调节始于重新定义孩子的行为,还有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加深刻的理解孩子行为的意义。
正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自我调节(产生,作用,提升),五大领域(生物域,情绪域,认知域,社会域,共情和亲社会域),在压力之下的青少年、诱惑与父母(少年的优势,面临的诱惑,父母的做法)。
自我调节
首先,自我调节是一种生理本能,是我们内心和大脑面对被“唤醒”时所做的一种“斗争”,这种“斗争”是以达到平衡状态的一种本能。
其次,自我调节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过程,自我调节并不是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概念虽然很接近,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当面对压力时多自我询问“为什么是现在?”,这是自我调节;而当面对压力时,只想马上停止,这是自我控制。前者侧重于寻找原因,而后者侧重于强调结果。
最后,自我调节这种本能产生的时候并不美好,因为保持平衡并不容易,这就需要父母去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俗话说:“堵不如疏”。当孩子面临压力时,与其反复控制孩子而精疲力竭,不如多问问几个为什么?在与孩子的互动中,需要缓解孩子面临压力的焦虑,以及找到对应的压力源,并试图通过理解他们的行为,来消除他们的顾虑,帮助他们免除外界干扰,顺利进行自我调节。
五大领域
孩子在五大领域中会面对很多的压力和外界的刺激,以至于他们的大脑会被经常“唤醒”。这时沟通显得格外重要,《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在这部分着重讲述了,怎样去判断压力并减少压力。
01 识别迹象,重新定义行为
以咬绳小孩为例,当孩子出现不被父母认同的行为时,这时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马上制止,而是按捺住这种冲动,并去重新去判断这种行为是不良行为吗?是必须要制止的吗?
02 寻找压力源
所有的问题需要真正解决,那就必须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孩子的问题也是同样如此,当孩子面临压力时,如果连根源是什么都弄不清楚,又如何能妥善解决呢?咬绳小孩可能是无聊才去咬,也可能是好奇咬绳的感觉,还可能是他的牙齿不舒服。源头不同,解决方法自然不同,
03 减少压力
找到了压力的根源,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孩子减少压力即可。比如,他是无聊咬绳,可以跟他玩玩游戏;他是好奇咬绳,让他尝试之后描述一下感觉;他是牙齿不舒服,就要看医生了。有了明确的目的,操作起来会事半功倍。
04 反思,发展自我觉察
在孩子缓解压力后,在轻松的状态下,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引导孩子以后面临此类压力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比如直接告知父母。
05 找出让孩子平静的状态
当压力过后,孩子回归平静,父母就可以去happy,庆祝了吗?NO!这时候,更需要父母去认真观察,孩子平静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让孩子保持这样的平静愉悦,也许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也许孩子渴望独处休息,总之,多思考,多总结。
这个过程可以作为父母跟孩子沟通的过程,而作为孩子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的过程,也同样适用。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外在干预的概率远远大于给孩子自我调节的机会。而那些企图用外力,来迫使孩子改变的父母们,殊不知,大多时候,这种方式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教会孩子自我调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这本书,跳出传统教育对坏孩子呆板定义的误区。本书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实例,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让身为父母者,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孩子的各种行为。也从根本上,颠覆了教育孩子的模式,不是单纯的倾听,包容,而是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并重新定义,那些看似无理的行为和无形的压力,父母只有从心底接受孩子的压力,才能帮助孩子缓解压力,走出压力。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不理解孩子的父母,想深刻的理解孩子,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