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脆弱的另类姿势-《反脆弱》day5

“凡是极端事件对该事物的伤害程度远高于同等程度的一系列温和事件造成的伤害,那它就是脆弱的”——塔勒布。

学习到了第五天才正式接触到脆弱的概念,难免有些小迟。但当我读完这个概念,就觉得一点都不迟了,本周任何一天提前接触这个概念可能都“为时过早”,因为只有把前面四天的内容学完,也许我们才能正确解读这句话的含义(至少我认为如此)。

下面,我试着来解码这句话。

要界定事物是否脆弱,应该对照下列七项条件:

第一,温和事件是指某类伤害在事物的承受域值内的事件,极端事件是指同类伤害在事物的承受域值外的事件。

第二,温和事件与极端事件对事物造成的伤害是同类型的,否则不具有可比性,不具有可比性就不能用来判断事物是否脆弱。

第三,遭受极端事件和温和事件的概率都大于零,且遭受温和事件的概率要大于遭遇极端事件的概率。如果极端事件概率不为零,那根本没有考虑它的必要。如果极端事件和温和事件发生的概率大致相等,甚至前者比后者还高,那这个事件从概率上来说就不极端,反而很普通了。

第四,遭受极端事件时,肯定会受到伤害,程度为X。

第五,遭受温和事件时,肯定会受到伤害,程度为Y。

第六,X>N*Y,N为一系列,N可以为频率、等级、条件等要素。

第七,所谓同等程度,是指极端事件的伤害与温和事件的伤害在N的作用下具有可比性。

下面,借用私塾九班阿建同学贡献的例子:温水煮青蛙(具体数据未经求证,此处数据仅用于概念理解)

假设用温水来煮一只青蛙,当一下把水温升高20度时,青蛙就被烫死了,这是极端事件。而如果每次只升高1度,升温时间有间隔,最后累计升高20度时,青蛙没有死,但是已经晕过去了,这是温和事件。

下面对照那七项条件来一一解码。

1、青蛙能够承受的单次温度增量域值:至少包括一次1度。而一次20度明显超出这个域值。所以一次升温1度是温和事件,一次升温20度是极端事件。

2、同类伤害:水温升高所带来的烫伤。

3、不管是一次升温1度还是一次升温20度,都是可能发生的,前者在自然和人为情况下均可能发生,后者几乎只有在人为情况下发生(我们忽视青蛙正好被火山喷发的岩浆烫死的牛角尖似吐槽),因此前者概率大于后者。

4、一次升温20度的极端事件给青蛙造成的伤害:X=死亡。

5、一次升温1度的温和事件给青蛙造成的伤害:Y=扰乱生理机能。

6、X=死亡,Y=扰乱生理机能,N=升温的次数=20次,Y×N=晕倒,很明显死亡的伤害程度>晕倒,X>N×Y。

7、极端事件升温的总量是20度,温和事件通过20次升温,总量也达到20度,最终来看升温的总量是同等程度的。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水温突然升高20度时,青蛙的生理系统是脆弱的。

通过上述略为不严谨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判断青蛙的生理系统在何种条件下是脆弱的。虽然现实当中的情况肯定更为复杂,但我猜测基本的思考逻辑不会有太大变化。

解码是完成了,可是过程很繁琐,如果不能用于实践,那了解这个解码的过程也没啥价值。但也许通过上面的解码理解了脆弱的本质,我们就能更容易用更通俗的语言来描述脆弱的概念:

一般来说,当极端事件造成的伤害超出了事物可承受范围时,事物就是脆弱的。

这里隐含了两点内容:一是脆弱是个相对的概念,事物相对于极端事件而言是脆弱的,相对于温和事件而言又不是脆弱的。二是事物总有脆弱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事物在任何一方面的承受能力都是有上限的。

如果从上述观点去理解脆弱,那么反脆弱的基本途径就是不断培养自己的耐受性(也就是韧性),让自己的可承受范围不断扩大,这样,也许我们就能承受一些曾经无法承受的极端事件,也许我们就能比更多的人具有更强的反脆弱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书导读 本书共408页,近60万字,拆解版本大约3万字,你只需要大概1个小时左右时间就可以读完本书,掌握书中精华...
    惜她阅读 1,942评论 0 6
  • 本书共408页,近60万字,拆解版本大约3万字,你只需要大概1个小时左右时间就可以读完本书,掌握书中精华。 首先让...
    惜她阅读 3,276评论 5 28
  • 有幸参加了杭州趁早读书会的一次分享活动,这次的主讲人大橙子分享的是孙圈圈所著的《请停止无效努力》,活跃的气氛,积极...
    元小由阅读 479评论 0 1
  • 哦呢
    ASmile_2c46阅读 116评论 0 0
  • 微商朋友圈营销十大技巧 佰拉丽商学院微营销干货分享 一些刚加入微商行业的新手,试水微商也有一段时间了,可为什么朋友...
    佰拉丽kO团队方教头阅读 9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