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一:以《桂林山水》为例
语言文字的逻辑,应该是与作者的思想和思路有关的。没有例子的谈论都是空谈。因此,下面我先以陈淼先生的《桂林山水》为例粗略谈谈这篇文章语言文字排列的逻辑,主要是指文句排列的逻辑。
开头的逻辑大致是这样的:人们都说这个好,所以我来干了。这背后有隐性的因果关系。接着说,我干过那个,干过别个,却没有干过这个。这里的“却”显然是转折关系,语意的重点在“却”字之后——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这其实是一个引子。因为接下来要写的就是漓江的水的三个特点——真静啊,静得怎么样;真清啊,清得怎么样;真绿啊,绿得怎么样。这三个特点有点像静态的描述。随后来一个动态地叙述:“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句话有三个意思。在里面,一是照应了开头,“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进一步点明,”我们"是在游览桂林山水的过程之中。第二是进一步承接上文“漓江的水很静”,若不是船桨激起了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是感觉不出船在前进,岸在后移的。第三是点出由静到动。单单静态描写漓江水的特点,只有静态是不够的(静态也说明作者这些游客沉醉其间了),还要继续游历,“岸在后移”很重要。我们步行去游览是“移步换景”,而作者是乘船,故而只能“移船换景”了。换什么景呢?由漓江的水换到写桂林这一带的山。这里隐隐也有衔接过渡之作用。
后面又是转折关系的句子,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当然,如果作者没有丰富的语言和阅历,就不能写得这么吸引人了,告诉我们积累的重要:一是要积累语言,二是要行万里路),因为下文要写的是桂林的山的“奇、秀、险”的特点。这里,上一自然段的段尾和本段的段首衔接得天衣无缝、自然而然。而在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时,都是采用了先概述,后具体表现的方法。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怎么个奇法呢?后面写得很具体。
写完了桂林的山的特点以后,再来看结尾。“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作者为什么不反过来写呢?这里有一个逻辑在这里:因为最近的上文写的是桂林的山,为了衔接过渡得紧密,自然便是写“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了。因为文题是“桂林山水”,因此主要写“水”和“山”(为什么先写水后写山,很可能是由作者的游览顺序决定的,因为作者是乘船在漓江上去游览的),但是桂林的美景又岂止山和水呢?因此,“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觉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然后用两句诗总结——“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说“舟”其实也是在说“人”,人融入画卷,人陶醉于画卷,人也成了画卷中不可缺少的“景”了。这是我读后产生的很自然的感觉。如果有一个画家来画这样的“桂林山水”,一定不要少了竹筏小舟,以及舟上的游人了。
看,一篇文章就有一个图式,但是在作者写的当时,可能没有,他只是心中有思想情感,头脑中有写作思路,写完后才有了这么一个图式。
这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若有心沉入,处处皆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