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夫子的话,后世人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晏婴善于交道,那么结果是换回别人的尊敬;一种是认为晏婴善与人交道,是因为能够长久的保持对别人的尊敬。比较这两种,一种是说结果,一种是说的原因,都符合逻辑,而且这是互为因果的:能长期对别人保持敬的态度,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所以我特别记住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黄金原则为“敬”,我们必须谨记而践行 。
朱子的老师二程,程颐、程颢,他们说“人交久则敬衰”,就是强调的这个道理。想想我们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开始那么浓烈的关系,后来却淡淡的,甚至于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交往时间愈久,互相的恭敬心就慢慢淡化,关系也自然慢慢趋于平淡。
那么夫妻之道呢?推及婚姻中的男女双方,同样是这个道理。能够“举案齐眉”“伉俪情深”“你侬我侬”的背后一定有“相敬如宾”的支撑,家庭幸福美满,“敬”是不可不放在重要位置的。没了“敬”,夫妻在家里的地位失去平衡,孰轻孰重都不是好事。一旦失敬,不被尊重的那一方内心情绪会不知不觉的外化出来,家庭的和谐自然会被破坏。夫妻关系不协调,就不要指望这样的土壤能养出健康的孩子了。
因为家里最好的教育是“爸爸爱妈妈”,家庭第一关系是夫妻之间的,其次才是亲子关系。
那么,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依赖的条件之一,也是要对孩子保持足够的尊重,就是让他的生命不是依附于父母,不是成为父母实现理想的延续,而是呈现孩子的独立性,最终能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下午,孩子爸爸送孩子上学出门时,提醒着孩子一件小事的完成,原来我会说,你这些事孩子会知道。而今天我当着孩子说,“谢谢爸爸!这些事本来妈妈应该提醒你的,这是爸爸的细心关爱。”
他爸自嘲,“我有点啰嗦哈。”我当即否定。我想让孩子和我一样对爸爸敬重。
最后,奉上一则晏婴车夫的故事。
晏子乘车外出,马车正好从车夫的家门前经过,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往外看,:只见自己的丈夫替相国驾车,坐在车上的大伞盖下,挥鞭赶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十分得意。
车夫回到家里,妻子就要跟他离婚。车夫大吃一惊,忙问什么原因。
他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在诸侯各国中很有名望。可我看他坐在车上,思想是那样深沉。态度是那样谦逊。而你呢,只不过是给相国赶赶车罢了,却趾高气扬,表现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像你这样的人还会有什么出息呢?这就是我要跟你离婚的原因。" 车夫仔细捉摸妻子这番话,既受教育又感惭愧,便向妻子认错。自此以后,车夫变得谦逊谨慎起来。
车夫的这一变化,使晏子感到奇怪,就问车夫原因,车夫把妻子的话如实地告诉了晏子。晏子认为车夫的妻子很有见解,也对车夫勇于改过的态度感到满意,便推荐车夫做了大夫。
晏子长期敬人而谦逊的精神气质竟是如此不知不觉间在影响着身边人。
这是对“敬”最好的回礼。